过武城

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
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
文章夸海岱,礼乐在春秋。
堪笑延陵扎,同时失子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武城》是明代文人李贽创作的一组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城的地理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武城古渡口的怀念和感慨。诗中“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武城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作者也通过对比世变与人何往,神伤意不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体现在对武城的描述中,也体现在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中。

李贽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文章和礼乐的问题。他认为,文章应该夸海岱,礼乐应该在春秋。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他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担忧和期待。这种担忧和期待不仅源于他对武城的描述,也源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注。

李贽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对先师的敬仰之情。他表示,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军,这既是对先师的赞美,也是对先师智慧和勇气的赞扬。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他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先师的尊重和敬仰。这种尊重和敬仰不仅源于对武城的描述,也源于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通过对《过武城》的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李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他通过对武城的描绘和对文章、礼乐等问题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担忧。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武城的美好回忆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先师的敬仰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