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下民,正直是与。
孰任奸慝,而司世矩。
周周之族,亦衔其羽。
乃如之人,不恤其侣。
续刺谗诗
介绍
。
《续刺谗诗》是明代作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风,全诗共21句,约540字。
作者简介
李梦阳
李梦阳(公元一五二○年~?),初名云瑞,后改名为梦阳,字献可,号西涯客。明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明代后期“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等并称“后七子”。李梦阳一生著述颇丰,在诗文方面成就最高,其代表作有《秋日杂感》、《秋夜独坐偶成四章》、《登高望远寄怀友人》等。他的书法也颇具特色,擅长行书和草书。
作品原文
题注
(一)李梦阳诗
相关推荐
续刺谗诗 区大相创作明代诗歌赏析 1. 诗作原文 天监下民,正直是与。 孰任奸慝,而司世矩。 周周之族,亦衔其羽。 乃如之人,不恤其侣。 2. 注释与翻译 - 天监:指明朝皇帝朱权在位期间的年号。 - 正直:形容人公正无私,行为端正。 - 孰任:谁应该担当。 - 奸慝:邪恶不正的行为或思想。 - 司:执掌、主管。 - 周周之族:泛指所有周姓家族,这里可能暗含某种族群或群体。 - 衔:吞入喉咙
翻译如下: 缉缉谗夫,实善中人。 ——那些谗言者总是善于挑拨离间,他们的行为往往对他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中藏憸贼,外示密亲。 ——他们内心充满了狡猾和恶意,表面上却表现得亲密无间。 如虿斯螫,如犬斯狺。 ——他们的言行就像是蝎子蛰人、狼狗吠叫一样令人厌恶。 皇天祸淫,孰逃尔身。 ——这样恶劣的行为,上天都会降下灾祸,你又能逃避得了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谗言者的狡诈与恶劣行径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小人诬陷君子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同情。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施施谗夫(第一句) 施施:形容小人谄媚的样子。谗夫:指那些散布谣言、诬陷他人的人。 胡言之厚(第二句) 胡:同“乎”,表示推测语气。言:言辞。厚:过分,过度。 甘言谀辞(第三句) 甘言:甜言蜜语。谀辞:奉承的话。 亦孔之丑(第四句) 亦:副词,表程度
【注释】 毁玉为珉:把玉石砸碎,变成普通的石块。比喻诬陷好人,陷害好人。 诬(wū)舜为跖(zhí):把舜诬蔑成盗跖(古代传说中的大盗)。跖,通“跖”,同“跖”,传说是盗跖,又称盗圣、盗王。 云胡不造:怎么能不造成。造,造成。 负此谗慝(tè):承担这种奸恶的罪名。慝,奸恶。 顽谗是堲(zǎn):顽固的谗言就是墙。堲,墙。 奈何邦家:怎么治理好国家。 长此蟊贼:长时间地存在害国的坏人。蟊贼
【诗句】 1. 俨斯恪斯,我仪孔嘉。 2. 惕斯勤斯,我德靡瑕。 3. 爰敕我躬,日闲我家。 4. 庶几夙夜,以保靡他。 【译文】 1. 端正严肃,我的仪表非常美好。 2. 勤奋谨慎,我的道德没有污点。 3. 因此命令我,每天要使家宅平安。 4. 希望能够在日夜中,保护家庭不受损害。 【注释】 1. 俨斯恪斯(yǎn sī kè sī):形容举止端庄,态度严谨。 2. 惕斯勤斯(tì sī
续刺谗诗 天监下民,正直是与。谁任奸慝,而司世矩。周周之族,亦衔其羽。乃如之人,不恤其侣。 译文: 天命正在衰颓,良士们承担起重任。民众生活艰难困苦,良士们给予他们恩惠。四方国家有难,良士们辅助他们度过难关。但那些贪婪的小人,却憎恨良士们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良士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天”和“人”的对比,揭示了时局的艰难和良士的重要性。通过“天监下民
【诗句释义】 道已经衰亡,谗人成为命中注定的灾祸。 世俗已经混乱,谗言成了人们所听的话。 只有仁德的人,才会远离谗佞远离小人。 把谗佞小人流放到四方,四国自然归于正道。 【译文】 道已消亡,谗人成为命定的灾难。 社会已经混乱,谗言成为人们所听从的话语。 只有仁德之人,才能远离谗佞远离小人。 把谗佞之徒放逐到四方,天下自然会归于正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续刺谗诗”这一形式
【注释】嗟:叹词,表示感叹。小子:指年轻的男子。是图:考虑。傲此正直:傲慢于正直。玩彼奸谀:玩弄奸邪之术。毁防延盗:败坏防备,导致盗贼。匪人:坏人,恶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作者自问自答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那些不务正业、玩弄权术、败坏社会风气的小人的恶劣行径。 首句“嗟余小子”,诗人以叹息的口吻开篇,表达了对自己年轻无知的自谦和自我警醒。接着两句“傲此正直,玩彼奸谀”
【注释】 ①续刺谗诗:指《刺谗》一诗,这是卫武公在卫国时作的。②高林致风:高耸的树林能招来大风。③盛德:美好的道德。④云胡:何处。⑤否:何。⑥仲:长子,即伯邑考。⑦季:次子,即南宫括。⑧直:正直。⑨履:行。⑩端:端方,正道。⑩奸佞:坏人。邪恶:邪恶的人。⑪为端:成为端正、正道。⑫轨:道路。⑬履:行走。⑭恶:憎恨。⑮谗:进谗言陷害他人的人。⑯是:实。⑰否:通“岂”。⑱否德:坏道德。⑲我仲我季
【注释】: 昔:从前,过去。公车:古代天子在太学举行策试的场所。偕:共同。仲季:指贤能之臣。邂逅:不期而遇。三汪,即“王方”,古地名。声同气契:意指彼此情投意合。剖文析义:分析文章的意思。孔惠:十分恩惠。久要不忘:长期的恩遇不能忘怀。眷尔离袂:留恋你的离别。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首句“昔在公车”,说明诗人与对方曾一起在太学的考场上应试,是故友;二句“偕我仲季”,表明两人都是才俊之人
【注释】: 续刺谗诗 有鸟在梁,亦曰在原。 煌煌哲兄,急难斯存。 彼美汪生,汝亦昌言。 谁谓友朋,不如弟昆。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的名篇。它以比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忠诚厚道的美好愿望。 “有鸟在梁,亦日在原。”这是说:有鸟儿停在屋梁上,也有鸟儿落在平地上。“亦”就是也的意思,表示两者都是事实。这里,作者没有明说自己和这位朋友的关系,但用鸟儿在梁、在原做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