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玉为珉,诬舜为蹠。
云胡不造,负此谗慝。
在昔有训,顽谗是堲。
奈何邦家,长此蟊贼。
【注释】
毁玉为珉:把玉石砸碎,变成普通的石块。比喻诬陷好人,陷害好人。
诬(wū)舜为跖(zhí):把舜诬蔑成盗跖(古代传说中的大盗)。跖,通“跖”,同“跖”,传说是盗跖,又称盗圣、盗王。
云胡不造:怎么能不造成。造,造成。
负此谗慝(tè):承担这种奸恶的罪名。慝,奸恶。
顽谗是堲(zǎn):顽固的谗言就是墙。堲,墙。
奈何邦家:怎么治理好国家。
长此蟊贼:长时间地存在害国的坏人。蟊贼,害人的盗贼。
【赏析】
本诗写谗贼害国,忠臣忧国,抒发了诗人忧愤不平之心,表达了对昏君乱政的强烈不满和对贤能被害、国家危亡的深切忧虑。
首句“毁玉为珉,诬舜为跖”意思是说:把美玉砸碎成石头,把圣明的舜帝诬蔑为盗跖那样的盗贼。这两句以喻体指代本体,既表现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蔑视和仇恨,又表达了他对正直的舜帝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玉石比人,意在说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像美玉一样,而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就像石头一样。所以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理想——他希望自己像宝玉一样,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第二句“云胡不造,负此谗慝”,意思是说:为什么不能制止这种邪恶的行为呢?这里的“何”就是疑问词,“云胡”即“如何”,“负此”就是“承担”,“谗慝”即奸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阻止邪恶行为的发生呢?
第三句“在昔有训,顽谗是堲”,意思是说:从前就有教训,顽固的谗言就像墙一样。这里的“堲”即“墙”,这里指比喻,意为墙一样的谗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以前就有这样的教训,那些顽固的谗言就像一堵墙一样,阻挡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最后一句“奈何邦家,长此蟊贼”,意思是说:怎么来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呢?这里的“邦家”指的是国家,“长此”是“长期”的意思,“蟊贼”是指害人的盗贼。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怎么能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呢?因为那些害人的盗贼总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国家之中。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设问的形式,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奸佞小人的猖獗肆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和对正直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只有依靠正义的力量,才能战胜邪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