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谗夫,胡言之厚。
甘言谀辞,亦孔之丑。
君子攸行,遭汝疾诟。
邦家之覆,亦在利口。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小人诬陷君子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同情。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施施谗夫(第一句)
施施:形容小人谄媚的样子。谗夫:指那些散布谣言、诬陷他人的人。
胡言之厚(第二句)
胡:同“乎”,表示推测语气。言:言辞。厚:过分,过度。
甘言谀辞(第三句)
甘言:甜言蜜语。谀辞:奉承的话。
亦孔之丑(第四句)
亦:副词,表程度,非常。孔:甚,很。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君子攸行(第五句)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攸:通“由”,表示原因或理由。行:行为,行为方式。
遭汝疾诟(第六句)
汝:指小人。疾诟:恶毒的诽谤和辱骂。
邦家之覆,亦在利口(第七句)
邦家:国家。之:代词,指国家。覆:覆亡,颠覆。
亦:副词,也。在:在于。
译文:
那些小人啊,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造谣生事。
他们的甜言蜜语,也是极为可恶的。
君子们啊,你们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被这些人所蒙蔽。
国家的覆灭,往往是因为这些小人的恶意攻击所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小人诬陷君子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同情。同时,它也揭示了小人的卑劣行径和邪恶本质。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