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屯云中,日见贼兵郤。
天子玺书至,报功良不薄。
春风杨柳营,丝竹莲花幕。
军前上万寿,三举黄金爵。
边词十二首
介绍
。
《边词十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诗,共十二首。
作品原文
第一首
白日下西山,黄河入东流。
人言此中苦,我道不胜愁。
第二首
黄尘绕汉关,战骨满胡天。
欲知行路难,应向沙场看。
第三首
塞上秋风悲战士,桑田变作海扬尘。
只今惟见吴山青,直下江陵万里流。
第四首
黄河九天上,人鬼愁黄昏。
云雷不敢动,威命故多闻。
第五首
边草今年绿,胡雏近日生。
王师三度出,涕泣向临泾。
第六首
塞上秋风悲战士,桑田变作海扬尘。
只今惟见吴山青,直下江陵万里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边词十二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译文 大将驻扎在云中,每天见到贼兵撤退。 天子赐下玺书,报功不薄。 春风杨柳营帐,丝竹和莲花幕帘。 军前献上万寿节,三次举杯黄金爵。 注释 1. 大将屯云中:大将驻扎在云中这个地方。 2. 日见贼兵郤:每天看到贼兵撤退。郤可能指的是“退”,即撤退的意思。 3. 天子玺书至
【注释】结束良家子:结束,指解除或结束;良家子,指良家女子(古代指有门第、出身的女子)。翩翩:形容人轻快的样子。居帐下:指在军中担任将领的职位。从军:加入军队。不数年:几年之后。节钺:古代称兵权为“节”,用斧头装饰的马鞭叫做“钺”。安可假:怎么能让给别人?耻随五校后:指不能跟其他武将一样,跟随皇帝出征。单骑走朔野:独自骑马奔赴北方。龙剑跃且鸣,夺得追风马:龙剑即宝剑,跃且鸣指宝剑跳跃并发出声音
【注】边词:指边防词章,泛指有关边疆的诗词歌赋。 匈奴约和亲:与匈奴和议,缔结和平。 边烽昼不举:边境上不设烽火台。 士卒渐忘战:士兵渐渐忘记了战斗。 军中罢超距:军队中停止使用长矛。 盘跚弄婴儿:蹒跚学步的孩子玩弄玩具。 拍手学蛮语:拍手模仿异族人的语言。 草间骑羝羊:在草原上骑着公羊。 引弓射鸟鼠:用弓箭射鸟和老鼠。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匈奴约和亲”为引子
【注释】: 秋风试鸣镝 —— 秋天里,试着放箭。鸣镝,古代用铜做成的响箭。 忽见孤飞雁 —— 忽然看见一只孤独飞翔的雁。 一矢铩其羽 —— 用一箭射它的羽毛。铩,通“铩”,折断。 遥堕前山涧 —— 箭远落在前山涧。 众谓南来鸟 —— 大家说是从南方飞过来的鸟。 足有帛书绾 —— 脚上有用来拴东西的绳子。 策马往视之 —— 骑马去查看。 野火新烧栈 —— 野外刚刚发生过大火,烧掉栈道。 赏析:
注释: - 九月未授衣,十月边霜凛。士卒夜苦寒,独抱雕戈寝:九月还没有开始穿冬衣,十月边塞的霜气已经非常冷。士兵们整夜都在忍受寒冷的煎熬,只能抱着兵器睡觉。 - 欲诉霍嫖姚,无奈生贵甚:他们很想向霍嫖姚倾诉自己的痛苦,但无奈的是,霍嫖姚的地位和身份太尊贵了。 - 穿域正踏鞠,阳春生兽锦:他们在穿着华丽的衣服,玩着踢毽子的游戏,就像春天里盛开的野兽之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士兵的生活状态
边词十二首 结发在边境,姓名匈奴识。 注释:我从小就生活在边疆,人们都知道我是匈奴人。 大小七十战,身若凌空翼。 注释:我从小到老共打了七次仗,身体像长了翅膀一样轻盈。 幕府功不报,封侯无消息。 注释:我的功劳没有回报,封侯的消息也没有传来。 醉尉夜呵人,道傍行不得。 注释:喝醉酒的校尉晚上喝得醉醺醺的,在路上走不动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属于边塞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仗钺出雁门:挥舞着军权出雁门关。仗钺是指持兵柄,出雁门关指的是出征。 - 踊跃万人靡:士兵们奋勇争先,气势如虹。 - 为国敢顾家:为了国家而不顾自己的家庭。 - 誓众唯有死:誓师的时候只有死的决心。 - 金鼓声不哗:金鼓声并不喧哗。 - 旌旗色何起:旗帜的颜色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变得鲜艳。 - 不系五单于
【注释】 调遣备边兵,尺寸守汉法——调遣:调派;备边:防备边疆。尺(chǐ)寸(cùn):古代长度单位。汉法(hàn fǎ):汉代的法律。唐时称汉制。调遣和遵守汉朝的法令。 蹀躞桃花驹(diéxiè táohuā jū)——蹀躞:马疾走貌。桃花驹,形容骏马。比喻战马神速矫健。 熠熠芙蓉匣(yìyìfúróng xiá)——熠熠:光彩闪耀的样子;芙蓉:荷花的别名。形容佩刀光彩夺目。
冬暮兵犯塞, 调发羽书亟。 同云覆积雪, 万马不辨色。 持糒一半冰, 落日方传食。 从军多少年, 安能头常黑。 诗意解析: 1. 冬暮兵犯塞: - “冬暮”描绘了时间是冬天的傍晚,“兵犯塞”表明有军队入侵边境。 - 整体传达了战争的紧迫性和边疆的严峻态势。 2. 调发羽书亟: - “调发”意为调动,“羽书”是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亟”表示迅速。 - 描述了军事调动的快速和紧急程度。
【注释】 驰驱:奔走。戎马:指战争。方略:计策,谋略。所将:统率的军队。固:固然。常选:固定的选拔对象。良:很。已获:已经获得。浑邪:匈奴的一支,汉朝时被平定。居耆:西域小国,汉武帝时曾派卫青征伐。首:首领。尚方:官名,主管铸印。肘:衣袖肘上所系之处,此处比喻权力中心。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汉将霍去病和卫青的诗。诗中称颂他们驰骋疆场,战功显赫,其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同时
诗句释义: 1. 久隶行伍间,尚在偏裨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服役于边地军队的经历,虽然身处边陲,但地位仍然较低。"隶"意为隶属于、服役的意思;"行伍"指的是军队中的行列或编制;"偏裨"是古代对军队中级指挥官的称呼。整句诗传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偏远地区,但仍坚守职责,没有因地位低下而退缩的情感。 2. 寒霜生铁衣,秋风劲弓弝。 这里的“寒霜”和“秋风”都是自然景象,用来象征艰苦的环境
辽海戍十年,拜爵苦不早。 春风拂征衣,王孙踏芳草。 只恐颜面异,不如别时好。 译文: 在辽海边境驻守十年,渴望早日获得爵位却迟迟未得。风吹过我破旧的战袍,卷起尘埃,我踏上遥远的征途。少妇倚靠在高楼之上,而我的王孙则踏着满地的芳草。我担心见面时会失去往日的笑容,那笑容比任何时刻都更加珍贵。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