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佩朝辞白玉阑,褰帷夕驻潞河干。
半帘兔影照清梦,满院虬阴生翠寒。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介绍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共22首。这些诗歌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一些诗歌描绘了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有一些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建(约公元768年—约公元835年),唐代诗人,字仲初,京兆(今陕西西安)人,自言先世为安东府(今辽宁鞍山)人。大历中第进士。曾任虞部员外郎、左拾遗,试秘监、史部侍郎,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有《新乐府》、《调笑令》、《探玄记》等100余篇,风格接近李贺、杜牧,而题材以悲愤为主。善于使用口语,多于绝句古体中见近体,与元稹、白居易并称“元白王”,有新题乐府之称。有《新刻王建诗集》。
相关推荐
【注释】 白玉阑:白色的栏杆。 褰帷:揭起窗帘。 潞河干:潞水之边,即指北京城。 半帘:指窗帘的一半。 虬(qiú)阴: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翠寒:绿色的冷色,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归乡途中,以写景为主,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清晨辞别白玉栏杆,晚上在潞河边驻留的情景。第三句“半帘兔影照清梦”,描绘了诗人夜晚看到月光下的兔子影子,仿佛在照着他的清梦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赏析 陇麦枯乾径草生,杜家园榭坐传觥。唐求罗隐过逢地,共指河冰未可行。 注释:在回家的路上路过陇地时,看到那里的麦子已经干枯,小径旁的野草开始生长。我坐在杜家的园林中,与罗隐一起举杯畅饮。我们指着河面上还未冻结的冰,讨论着是否可以通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家路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
【注释】 曈昽:太阳初出的样子。河西:指黄河以西,这里泛指西北边关。杨柳萧萧:形容杨柳的枝叶随风飘动。青天何处有云霓:意即“青天上哪里有彩虹”。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南归途中,在西北边地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曈昽白日照河西”,点明时间是早晨,地点是在河西(今甘肃一带)。河西,地处西北,日出早,天色明亮。第二句“杨柳萧萧绿未齐”,写眼前之景:柳树的枝条随风轻拂,一片翠绿,但还未长满整个枝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归途中的田园风光图。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了远处彩绳摇动、秋千上嬉戏的少女们,以及篱笆上鲜艳的桃花和高岸边飞翔的燕子。 杰架彩绳摇远天:这句话中的“杰架”可能是指搭建或者悬挂彩绳的用具,而彩绳则是用来摇晃天空的工具。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天空被摇晃的景象。 茜裙儿女竞秋千:这句话中的“茜裙”指的是红色的裙子,而“儿女”则是指年轻的男女。这句话描绘了一群女孩在秋千上嬉戏的情景
朔风日日吹黄埃,忽闻李白歌声来。 注释:北方的大风天天吹动黄沙,忽然听到李白的歌声飘来。 德州春事可人意,江上杏花无数开。 注释:德州的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情愉悦,江上的杏花开满枝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色和愉悦心情。前两句写北风吹散了黄沙,带来了李白的歌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后两句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南旺湖: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沙柳: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树木,因水土肥沃而生长得又直又长。鹅黄:指鸭蛋黄的颜色。凫藻:水草。相鲜新:互相映衬,新鲜可爱。棹(zhào)歌:船夫们唱的船歌或渔歌。江南曲:即《江南好》。袅袅:形容风的样子,轻轻摇曳的样子。白蘋(pín):一种植物名,即浮萍。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当时诗人任江州司马,在江边与友人相聚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半隐园中鸣桔槔,曲淙趋沼白珠跳。河流浅兆真堪笑,积雪虚瞻泰岱高。 注释:在半隐园里,我看到了桔槔的声音,曲淙流向了池塘,水面上的水珠跳跃起来。看到河流的浅显,我觉得真是可笑,而仰望着积雪覆盖的泰山,我感到它的崇高无比。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感慨。前两句“半隐园中鸣桔槔,曲淙趋沼白珠跳。”描绘了园中的景象,桔槔的声音和水珠的跳跃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黄河迢迢趋亳州,上洪下洪俱断流。漕船估客不可度,云石风沙无那愁。 译文: 黄河之水滔滔向东流去,上流与下游皆见河流干涸。漕运商贾难以渡河,云石风沙让人倍感愁苦。 注释: - 黄佐:明代诗人、学者,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人,有“明朝第一博洽文人”之称。 - 南归途中:描述作者在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 杂诗二十二首:这是黄佐创作的一组诗,共二十四首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逐句释义:枸杞(一种植物,其果肉可以食用)翘翘(形状高挺的样子)杂浅莎(在浅沙地上长出的植物)。呼童(召唤儿童)采摘不嫌多(不要嫌儿童采摘得太多)。若令牵路来车马(如果让孩子们去牵路引来了车马)纵有雕盘柰尔何(即使有精美的雕盘,又有什么用呢)。 2. 译文:枸杞在浅沙上长得高而挺拔,我召唤孩子们去采摘它们,并不嫌弃数量太多
注释: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在浅水沟里淘洗,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妇女走出深山老林。沙滩上哪来的金银气?筐中空放着草木根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归家途中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朴实的生活态度。"荷锸野夫淘浅水,悬鹑羸妇出深村",描述了归途中农民们辛苦劳动的情景。"沙滩岂有金银气,筐筥空存草木根"则是诗人对于农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看到的沙滩上没有金银之气,只有一些草药的根茎。这些草根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清河舟楫达孟城,夹岸青青麦浪平。 闻说江南好风雨,绝怜江北望秋成。 注释:在清河乘坐船只前往孟城时,两岸都是一片青翠欲滴的麦田,平静如镜。听闻江南地区雨水丰沛,风景秀丽,但更加让人怀念的是北方的秋天收获的情景。 译文:沿着清河畔,船只驶向孟城。两岸的麦田如同绿色的海洋,波光粼粼。听闻南方的气候适宜,雨水充沛,风景优美,令人向往。然而,更加让人怀念的是北方的秋天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 十里隋堤尽鹤群,春来应见玉宸君。帝城已结三珠树,仙苑长盘五色云。 注释:在长达十里的隋堤上,聚集了成群的白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你应当能见到皇帝陛下的身影。京城已经建成了像三颗明珠一样璀璨的建筑,而神仙居住的花园里,常年缭绕着五彩缤纷的云雾。 赏析:诗人黄佐通过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同时
姑苏城外草萋萋,游冶王孙望欲迷。 注释:姑苏城外的草长得茂盛茂密,那些寻欢作乐的贵公子们望着四周,想要迷失方向。 歌彻玉桃仙侣醉,枫桥明月夜乌啼。 注释:歌声唱得正酣,如同在玉树上采摘桃子一样,那些神仙一样的恋人沉醉其中。夜晚的枫桥上,明亮的月光映照着,乌鸦的叫声在四处回荡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半醉行歌宝带桥:诗人在旅途中,微醺之中唱着歌。 - 桥边齐驻木兰桡:在桥边停下了船,准备靠岸休息。 - 掀髯笑向𡹗隆子:笑着向𡹗隆子(即张弘范)打招呼。 - 水色山光共泬寥:水的颜色和山的光,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空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的一次小憩,他微醺地唱歌,在桥边停船休憩,然后笑着向张弘范打招呼,最后欣赏着眼前的景色,感慨于自然之美
【注释】: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这是作者在南归途中所作的一组抒情诗。“西湖”指杭州西湖,这是当时杭州的别称。 净慈开宴西湖上,莲叶田田未有花。 —— “净慈寺”,又称“上天竺”,为佛教净土宗寺院。“净慈开宴”,指净慈寺举行宴会。“莲叶田田”,形容荷叶茂密。“未有花”,指荷花尚未盛开。 浩荡湖光千里月,参差烟树万人家。 —— 这两句写西湖夜色之美。“浩荡湖光”,“浩荡”指水势广阔,无边无际
【注释】 严陵:指严子陵,东汉初年的著名隐士。 沧浪:即长湖。位于会稽东南,又名镜湖。 清风满山似相慰,去路飘飘花草香:清风在山上吹拂,好像是在安慰我,路上飘荡着花草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南归途中所见景物的感受。首句“严陵祠上白日光”,写的是登上严陵亭顶时看到的日出景象。诗人用“白日光”来描写太阳,以表现日出时的光辉灿烂、辉煌照人,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注释】 怀玉山:在今浙江天台县,以产玉闻名。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作者在元末明初隐居于东阳的南园(一说南园为杭州),与杨维桢同交游,并有“两贤堂”三十二韵诗。 云半空:云雾缭绕,高入云端。 佳人遥在碧云中:佳人即美人,她像在青翠的白云里。 草萍回首三年梦:指作者三年来漂泊江湖,浪迹天涯的生活。回头:指回忆过去。草萍:指作者的身世飘荡不定如同草上浮萍。回首:回顾、回想。梦:指过去的生活和经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先明确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对全诗进行逐句的解读,最后分析其思想感情。 (1) 标题中的“南归”是诗人归乡的意思,“途中”指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是说作者在归途上所作诗篇有二十几首,可见作者归乡心切,情意绵绵。 (2)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日出洪城紫雾开,风生江渚锦帆回。滕王绘蝶频相赠,犹带西山爽气来。 译文: 清晨,当太阳从洪城升起,紫色的雾气开始消散,江边的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微风吹起,江面上的船只摇曳着美丽的帆影。滕王阁上的蝴蝶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仿佛在向我频频赠送。我依然能感受到西山带来的清凉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黄佐咏游子归心之诗 南归途中,黄佐作诗《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美景与内心情感。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诗歌技艺。 薰风拂拂吹野花,石濑涓涓明早霞。 诗句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田园风光图,薰风吹动了野花,清澈的石濑边流淌着涓涓细流,天空中飘荡着绚丽的朝霞。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景象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敦叙堂前坐不辞,交南时雨有王师。 清泠池阁无丝竹,还胜鸣皋送客时。 注释与赏析: 敦叙堂前坐不辞 - 敦叙堂:指诗人所在地的书房或客厅。 - 不辞:不推辞、不介意。 - 翻译:在敦叙堂中坐着也不介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 赏析:通过描述自己在敦叙堂中的自在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泊。 交南时雨有王师 - 交南:指南方地区
【注释】 南归:从南方归来。杂诗:即七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缁尘:僧尼所穿的衣服叫缁(zī),所以缁尘就是僧人之衣,这里指佛门。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一组诗。 第一首:“新年芳草恋春晖,梦里还家愿不违。”新年的芳草依恋着春天的阳光,诗人梦见回到家乡,希望不再违逆自己的心愿。 第二首:“岭上白云回首近,缁尘犹未染莱衣。”山岭上的白云,仿佛就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