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悲日短,劳人苦日长。
譬彼沟中水,惜此薤上霜。
胡鹰矫雨雪,越鸟思南翔。
物理固有托,东西安可量。
愿言繁华子,毋为老大伤。
杂诗十九首
介绍
。
《杂诗》是南北朝时期梁代诗人吴均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19首,其中以“初发长干时”为题的八首被选入教材。“杂诗”的意思是杂乱无章、零散的作品。这首作品主要描绘了作者从家乡到江南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杂诗》组诗共19首,其中以“初发长干时”为题的八首被选入教材。“杂诗”的意思是杂乱无章、零散的作品。这首作品主要描绘了作者从家乡到江南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杂诗》组诗共19首,其中以“初发长干时”为题的八首被选入教材。“杂诗”的意思是杂乱无章、零散的作品。这首作品主要描绘了作者从家乡到
相关推荐
杂诗十九首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感慨。 - 志士悲日短:志士(有抱负的人)因看到时光的短暂而感到悲伤。 - 劳人苦日长:辛苦工作的人因时间漫长而感到苦恼。 - 譬彼沟中水:比喻为沟中的水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惜此薤上霜:珍惜像薤(一种植物)上的霜一样宝贵的东西,表示时间的珍贵。 - 胡鹰矫雨雪:比喻像胡鹰在风雨中飞翔一样,不畏惧困难,勇往直前。 -
【注释】 磊磊:高大的样子。兰英:兰花。柏树的枝叶茂密,所以用“柏”来比喻人的才气;兰是香草,常用“兰”比喻人的品德。 垂天干:直插云天的松木枝条。 径尺茎:指小草。 飙劲雪:狂风大雪。 凋零:凋谢、枯萎。 柏为岁寒秀:以“柏”喻人,表示人有节操,不怕严寒,像柏树枝繁叶茂一样(岁寒,冬天) 兰以无人馨:以“兰”喻人,表示人有高洁的德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无人馨,没有人赏识)。 山高易呼远
越王有高台,上与浮云匹。 高视俯沧溟,绮窗丽朝日。 大壑生悲风,四野多萧瑟。 登高览平原,乾坤杳无极。 伯图委尘埃,悲歌亦可及。 【注释】 越王:指古代越国国王,这里泛指帝王。 高台:高耸入云的台榭。 浮云匹:比作浮云的台榭。 绮窗:美丽的窗户。 绮窗丽朝日:美丽的窗户对着初升的太阳。 大壑:深壑。 悲风:悲凉的风。 四野:四面八方的田野。 乾坤:天地。 伯图:古乐府《东门行》中“伯图”一词
注释: 杂诗十九首 乖疑起恩爱,仇寇敌周亲。 中怀难久恃,念子非一身。 朝为胶与漆,倏忽胡若秦。 欲缔终始交,殊非要路津。 何当穷巷子,坎坷独酸辛。 译文: 我与你的关系开始是因为猜疑而起的恩爱,但后来你却变得像仇人一样对我。我心中难以长久地依赖你,想到你的时候,我的心并不只属于你自己。我们曾一起早晨如同胶和漆般亲密,忽然间却变得像胡人那样遥远。我渴望我们能建立一种始终如一的友谊
昭昭素秋景,明月照庭帏。 揽衣不能寐,起视星斗辉。 促织鸣东壁,声响一何悲。 感彼物情苦,为子惜良时。 译文: 清澈的天空下,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庭院里的屋宇。我披衣而起,无法入睡,起身仰望星辰,看到它们在夜空中闪烁。蟋蟀的叫声在东墙上传来,声音凄凉哀婉,令人感慨万千。 我感叹这些小生命的遭遇如此艰难,不禁惋惜这美好的时光。于是拿起琴来,弹奏一曲长夜,以此寄托我的哀思。然而,听者只是欣赏曲子
这首诗是《杂诗十九首》的第二首。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生平少年时,轻薄事交游。 - 年轻时,我轻浮地结交了很多朋友。 2. 宴客高堂上,丰膳倾庶羞。 - 在宴会上,丰盛的食物被端上来,供宾客享用。 3. 欢娱未终极,寒暑忽已周。 - 欢乐的时光还没有结束,转眼间就到了寒冷的季节。 4. 黄金百镒尽,常怀资用忧。 -
朱楼二八女,金翠何盛装。 淑德求令配,曾觐君子光。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方。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欲飞无比翼,欲济河无梁。 仰视浮云回,聚散徒悲伤。 下观溪涧水,一泻成汪洋。 嘉会难再遇,何以慰中肠。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爱情悲剧的杂诗,通过对两位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爱情悲剧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朱楼二八女,金翠何盛妆。”描述了两位女子在华丽的朱楼中,穿着金翠色的盛装,美丽动人
杂诗十九首 悠悠念征路,携手河之湄。——怀念出征之路,携手站在河边。 徘佪不忍别,仰视夜何其。——徘徊不舍分别,抬头望向夜空感叹时间。 非忧参商感,但惜日月驰。——不担心离别的忧愁,只担忧时光流逝。 君当重自爱,毋为别泪滋。——你应该更加珍爱自己,不要因为分离而哭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深情与无奈。诗人在河之湄,依依不舍地告别朋友
诗句释义与译文: 美哉梧桐树,盘郁南岳巅。 修条临南仞,拂盖摩苍天。 傲凌霜雪色,俟彼凤与鸾。 材可调琴瑟,器成张丝弦。 - 注释: - "美哉":赞叹之意,表达对梧桐树的欣赏。 - "盘郁":形容梧桐树茂盛,枝叶盘绕的样子。 - "南岳巅":指南方最高的山峰,常用来比喻崇高或重要的地位。 - "修条":指长而直的形状,这里指梧桐树枝条修长。 - "临南仞":靠近南方的最高高度。 -
这首诗是《杂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自保良不易,和光诚独难。 注释:保护自己是不容易的,与世无争却很难做到。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保护的困难和对于与世无争的生活的难以达到。自我保护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而与世无争则是希望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这两种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都是非常困难的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相逢狭邪间,下马正踌躇。 - 注释:在狭窄的街道上偶然相遇,下马后正在犹豫不决。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偶然的街头相遇时的心情和行为,表达了一种邂逅时的迟疑和不自在。 - “相逢狭邪间”可能指的是与不正当途径或人物的偶然相遇,而“下马正踌躇”则描绘了在这种场合下的迟疑态度。 2. 辍言叙名姓,问君焉所如。 - 注释:停下话语自我介绍姓名,询问对方往哪个方向去。 -
杂诗十九首 《杂诗》共有十九首,每首都用四句组成。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君平既弃世,庄周复达生。 注释:君平是东汉严遵的字,严遵曾隐居不仕;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的著作,他主张“齐物论”,认为万物本为一体。两句的意思是说,严君平既然已经去世,庄子又重新懂得了养生之道。 古今无异辙,万物同一情。 注释:古今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他们没有区别,都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意。这句的意思是说
杂诗十九首(其十八) 闲步出东门,登高望北郭。 白杨何萧萧,寒风震丘泽。 古墓垒高原,新阡遍山壑。 下有千秋人,贵贱同漂泊。 生前斗酒欢,那知夜台乐。 注释: - 闲步出东门,登高望北郭:悠闲地走出东门,登上北边的城楼远望。 - 白杨何萧萧:白色的杨树显得萧瑟。 - 寒风震丘泽:冷风吹过平原上的草地,发出声响。 - 古墓垒高原:古代的坟墓分布在高地之上。 - 新阡遍山壑:新修的小路遍布着山谷
【注释】 1. 杂诗:汉乐府古题。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一首五言古诗组,共一百九十首。此诗为其中之一。 2. 东邻:指邻居家的女子。 3. 织妇:织布的妇女。 4. 机杼:织布的工具,这里指织布机。 5. 不停声:不停地纺织,没有停止过。 6. 沉吟:低声吟唱。 7. 纨素(wán suì):白色的丝绢,喻指美丽的女子。 8. 上:装饰。 9. 锦绣鸳鸯:比喻美好的夫妻情意。 10. 宛似:好像
【注释】 杂诗十九首:《古诗》中的一组诗歌,共十九首,内容多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腥膻:指战马的血腥气。 秽气满原野:指战火使原野上充满了污浊之气。 行子:行走在外的人。 长城关:指古代边塞上的长城关隘。 胡笳: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九边:泛指南方边疆。 “空嗟”三句:叹息自己与战友们离散,没有一起参加战斗,只有独自在荒凉的边境上度过寒冷的冬天,感到孤单无依而悲伤。 【赏析】
杂诗十九首 海水不可竭,泰山不可移。 天道有终始,人道无委蛇。 谁能长羽翼,直上跨云螭。 我生百年内,泡电将安之。 凤凰翥千仞,斥鴳巢一枝。 区区曲绳士,徒为达者嗤。 【注释】 杂诗:古代一种不拘泥于格律的诗体。十九首:指《古诗十九首》。 海水不可竭:大海的水永远不会枯竭。比喻人的精力无穷无尽。 泰山不可移:比喻人的意志坚定如泰山。不会改变。 天道有终始:天理有始有终,不会倒置。 人道无委蛇
【解析】 (1) “杂诗十九首”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为东晋末诗人陶渊明。杂诗是陶渊明晚年隐居时写的一组诗,共十九首,内容多是反映田园生活和抒发归隐思想的作品。 (2)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词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分析诗句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注意结合全诗分析。“忽忽岁云暮,农夫罢耕作”,意思是:不觉岁月已到黄昏,农夫早已收工回家
【注】南尽大海涯:南方的尽头是大海的边缘。 北走邯郸道:北行到赵国都城邯郸去。 壮士怀四方:有志向的人心中装着天下四方。 一身宁自保:一个人难道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吗? 挥剑沙漠间:在沙丘之间挥舞着长剑。 千金市騕袅:把金钱买骏马,指游牧民族。 红颜能几时:青春美女能持续多久呢? 常恐秋露蚤:恐怕秋天到来的时候人就死了。 努力事明君:为君主效力。 葵藿以为饱:葵菜和藿菜都是古代的朝食,指忠心报国
浮云千里蔽,霜雪满山阿。 我友同门子,中宵乐弦歌。 齐讴与赵女,妙曲夺韩娥。 得意一石尽,不惜朱颜酡。 高车满庐巷,冠盖相嵯峨。 致身附青云,赫奕云谁多。 自弃胶漆固,同游昔若何。 注释: - 浮云千里蔽:飘动的云朵遮蔽了千里的天空。 - 霜雪满山阿:山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和雪。 - 我友同门子:我的朋友和我同门的兄弟。 - 中宵乐弦歌:在夜晚弹奏乐器,唱歌娱乐。 - 齐讴与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