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虫吟月苦,衬马滑蹄行。
萤火烧难死,霜花落也生。
谁伤当路践,自怨不春萌。
独有秋江上,离离动客情。
秋草
介绍
。
《秋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秋草独寻人去后,
明月相看花满枝。
春树暮莺啼夜绿,
古楼高角动遥青。
子规不断愁心苦,
碧色年华归梦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含蓄,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秋草》是李商隐的一篇富有深意的作品,通过秋天特有的景色和氛围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是对人生哲理深刻的探讨。在孤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在《秋草》里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请注意
相关推荐
秋草 护虫吟月苦,衬马滑蹄行。 释义:蟋蟀在草丛中鸣唱,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寂寞与哀愁;而那匹马匹在秋草上行走时,马蹄深陷其中,发出沙沙的声音,显得格外凄凉。 萤火烧难死,霜花落也生。 释义:萤火虫的光芒微弱而坚韧,即使在寒冷的秋夜,也无法熄灭;而那些飘落的霜花,虽被风吹散,却依旧生机勃勃。 谁伤当路践,自怨不春萌。 释义:是谁在秋天的路上留下了脚印?又是谁在春天来临之际
秋草 八月幽并百草黄,还闻一曲奏清商。 关河今夜皆寒色,陵寝前朝但夕阳。 久客自然迷道路,后时能不畏风霜。 吴儿莫说漂零易,未到边头古战场。 注释: - 幽并:古代对山西、河北一带的统称。 - 百草黄:指秋天到了,草木凋零。 - 奏清商:古代乐曲《清商曲》中有一支名叫《清商三弄》。这里的“一曲”指的就是这支曲。 - 关河:这里泛指边境或国境。 - 今夜:指这个月的夜晚
秋草 众芳向衰歇,小草亦凄其。 人老西堂候,香销南国时。 感恩空辇道,伤逝旧庭墀。 凭仗寒松柏,冰霜好自持。 注释: 1. 众芳向衰歇:指花草等植物到了秋天都会凋谢,这里比喻人老了也会逝去。 2. 小草亦凄其:小草也感到凄凉。 3. 人老西堂候:人在西堂等待衰老的到来。 4. 香销南国时:香气飘散在南方的国度。 5. 感恩空辇道:感恩之情如同空无所有的车辇之路。 6. 伤逝旧庭墀
秋草 萋萋复萋萋,秋草被长堤。离披不盈寸,挽结长相思。 八月心不抽,九月叶不齐。 不惜芳翠歇,愿藉君马蹄。 马蹄去不返,风吹柳丝断。 注释: - 萋萋复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离披不盈寸:形容草长得稀疏,距离很近,只有一寸的距离。 - 挽结长相思:用草来表达思念之情。挽结是指将草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长相思表示长久的思念。 - 八月心不抽:意思是在八月的时候
秋草 几日蘼芜径尽荒,萧条画出野人庄。 绿波空想江南影,青冢先迎塞上凉。 千里相思愁细雨,六朝遗恨付斜阳。 篱边水曲都如此,何况西风木叶狂。 诗句释义: “几日蘼芜径尽荒”:描述了经过一段时间,原本茂盛的小路已经变得荒芜,没有行人。这里的“几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蘼芜径尽荒”则描绘出了一种荒凉的景象。 “萧条画出野人庄”:通过“画出”一词,表达了原本热闹的村落因为某种原因变得冷清和萧条
诗句如下: 萧疏无复碧丝丝,古道苍荒异昔时。 注释:萧疏,形容草木稀疏、荒凉的景象;碧丝丝,指曾经的绿色植物茂盛的样子;古道苍荒,描绘了道路荒芜的场景;异昔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译文:秋草已经变得稀疏,曾经郁郁葱葱的草地变得荒凉。古老的道路现在显得如此破败和荒凉。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昔日和现在的秋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萧疏无复碧丝丝,古道苍荒异昔时
注释: 秋草:秋日里草木枯黄的景象。 剪纸谁招楚客魂,缘堤无复绿侵门。 剪纸(用纸剪成的图案):比喻秋天的景色。楚客:古代楚国的客人,这里指屈原。屈原在楚国被放逐后,常常在江边徘徊,思念故土,他的《离骚》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因此后人就用“楚客”来代指屈原。 缘堤:沿着堤岸走。这句是说屈原在江边的堤上徘徊,好像在剪纸中看到的一样。 无复绿侵门
秋草 玉门昨夜有微霜,蛙响全销十亩塘。 金埒半残休问马,青袍已旧懒开箱。 烟沉南浦怀江令,日冷西湖吊岳王。 见说黉山颜色好,莫教憔悴郑公坊。 注释翻译: - 玉门: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酒泉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 微霜:轻微的霜,表明天气已经转凉。 - 蛙响:青蛙的叫声,通常与夏季相关,此时突然消失表示季节变化。 - 十亩塘:一个面积较大的池塘,用来灌溉农田。 - 金埒(jiē)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草 - 释义:“秋天的草”或“秋天的草木”。 - 译文: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秋草”这一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注释:秋,表示季节;草,指植物。 - 赏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之时,通过描写秋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 白雁声中冷葛衣 - 释义:“白雁”指的是大雁,而“葛衣”则是指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秋草”句:秋天的草长得又密又长,用“围红斗绿”来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秋季草木丛生的景象。“相怜”,互怜;相互同情。“一霎”:一会、片刻。指短暂的时间。 “绘出骚人愁渺渺,吟残远道思绵绵”两句:诗人以画笔将秋天草长的美景勾勒出来,抒发了自己深深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秋草》。下面是逐句释义: 一片凄迷乱鬼磷,断肠休问昔如茵。 【注释】:一片:遍地。凄迷:凄凉迷蒙。乱鬼磷:指草丛中的萤火虫。断肠:极度悲伤。休问:不要提及。昔如茵:从前像垫子那样柔软的草地。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天草木萧疏的景象,通过“一片”二字,勾勒出满目凄凉的秋草,给人以深深的哀愁之感。 王孙已破天涯梦,游女还伤陌上春。 【注释】:王孙:旧时称贵族子弟。天涯梦
秋草 一抹荒烟锁夕阳,马蹄鞭影总苍凉。 可怜无限东风力,不敌西风一夜霜。 注释: 秋草:秋天的草地。 抹:涂抹,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荒烟:荒凉的烟雾,这里比喻秋天的景色。 锁:包围。 夕阳:太阳落山的地方,这里指日落时分。 苍凉:形容凄凉、萧条。 可怜:可惜。 东风:春风。 西风:秋风。 一夜霜:一夜之间降下的霜,形容天气变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感物抒情的诗。前半首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暮秋郊野图,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后半首则是诗人的即兴之作,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岁月和自然的感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风欺露压夕阳烘”,这一句是整首诗的引子,它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秋风劲吹的画面。这里的“风欺”和“露压”都是形容风和露的力量,它们共同作用于太阳,使其显得更加炽热
秋草 萋迷仍是旧蓬门,独有寒螀拥露根。 已断池塘春夜梦,空余野烧古原痕。 遥连红树千林色,犹藉黄花九日樽。 曾是昔游人醉处,不堪霜冷忆王孙。 译文: 秋风吹过,草地一片荒芜,那曾经熟悉的蓬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有一只寒螀鸟在露水中栖息。已经过了春天的夜晚,池塘里的水已经干涸了。只剩下野火的痕迹,那是过去的人们在古原上留下的。远处的红树林与秋天的色彩遥相呼应,我依旧借酒消愁,享受着菊花的美酒
秋草 王孙归后客心惊,牧马长嘶望去程。 丘陇泪枯朋友恨,池塘梦老弟兄情。 荒烟冷露痕犹在,野店斜阳路已平。 剩有堤边衰柳在,暮蝉相对乱蛩鸣。 注释: 1. 王孙归后客心惊:王孙,指贵族或显贵之人,归后,归来后。客心惊,客人的心情是惊讶和不安的。 2. 牧马长嘶望去程:牧马,放牧马匹。长嘶,长时间地叫唤。望去程,望向旅程的方向。 3. 丘陇泪枯朋友恨,池塘梦老弟兄情:丘陇,坟墓。哭干眼泪
秋草 未报春晖化育功,而今憔悴暮烟中。 清黄半杂平芜色,凄冷仍披君子风。 芦荻岸边秋水白,蓼花滩上夕阳红。 荣枯迭运终千古,造物由来不倒翁。 注释: 1. 未报春晖:没有报答春天的恩泽和养育之恩。春晖,春天的阳光和恩泽。 2. 憔悴:形容人的面色苍白,形容草木因缺乏水分而变得干枯枯萎,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草木凋零,显得憔悴。 3. 清黄:清澈的黄色,指秋日的阳光。 4. 半杂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