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映
《重过上方寺》 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 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老僧扶杖出,但问孰相知。 诗句释义: 1. 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描绘了上方寺周围的自然景观,西湖的水在城外静静地流淌,泉水从石缝中渗出,悄然流入池塘。 2. 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通过对鱼儿和大树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使得原本生动的景象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3. 前度故人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山中怀萍庵师 - 在深深的山林之中怀念住在山中的萍庵老师。 - 高竹过于木 - 竹林的高度超过了树木,形成了一种对比。 - 溪分两岸阴 - 溪水流经两岸,形成一道道阴暗的地带。 - 看流成独影 - 看到水流成为了自己的影子,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孤独。 - 得句只孤吟 - 得到了一句诗,只能独自吟诵
注释: 1. 夜投南寺会梵印松涛二师弟:在夜晚投宿南寺,会见了两位和尚(梵印和松涛),他们正在讨论佛经。 2. 竟投南寺宿:竟然在南寺过夜,表示对寺庙的向往。 3. 知子寄松寮:我知道你是寄住在松树林中的小屋。 4. 几恨隔良晤:几次遗憾没有好好交流,良晤指的是与朋友见面。 5. 孤愁破此宵:孤独忧愁破坏了这个夜晚的宁静。 6. 秋钟清历历:秋天的钟声清晰可闻。 7. 夜竹冷萧萧
【译文】 远水明净,如同练绢,前舟划过,仿佛凿开天空。 白云在天边鸿雁的爪下飘飞,红树被细雨覆盖。 禅咏兼胜于行藏,去年我在此共他泛溪。 【注释】 1. 远水明:水色清明。 2. 如凿空:好像从空中划过。 3. 鸿爪外:比喻高远。 4. 红树雨丝中:指山雨迷蒙。 5. 禅咏:吟诵佛经或诗歌。 6. 知:同“智”,指聪明智慧。 7. 胜:胜过,指比自己高明。 8. 行藏:行动和隐居,即出世与入世。
诗句释义: 1. 似梅似絮乱空奔: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像是梅花或柳絮在空中飞舞。 2. 非月非霜眯远村:描绘了雪景中月亮和霜的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遥远村庄朦胧的感觉。 3. 自被树高先受白:指树木在雪下最先变白,展现了大自然中树木的独特生命力。 4. 谁怜苔瘦渐消痕:表达了对苔藓等植物渐渐消失痕迹的同情,暗示了自然界的脆弱与变迁。 5. 山头凹凸犹难辨:描述了山峦起伏时轮廓不清晰的情况
【注释】 落叶:秋日的树叶飘落。 非常事:指世事变迁,世事无常。 茂时藏败局:茂盛时期隐藏即将衰败的局面。 殒处:坠落之处。 稀护枝头鸟:稀疏地保护着枝头的小鸟。 深埋路到扉:深深地埋于道路两旁的门扉之间。 莫将黄瘦片:不要像那黄色的枯叶一样消瘦。 还拟落花肥:仍像落花一样肥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满树金黄的叶片纷纷飘落,落在门前路上;鸟儿也忙着筑巢,不再在枝头啼叫
【注释】 过金冲:经过金冲。垣涤烦坞:地名,位于今浙江淳安西北。 护花换土:护养花朵要换掉土壤;割水暂通池:暂时把水池中的积水排开。延赏:延长赏花的时间。 【赏析】 《春日过金冲垣涤烦坞》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清新的笔触写诗人春游金冲垣涤烦坞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生活之情。 首联“踏沙春路迟,柳倒却如眉”,写诗人踏着春天的细沙,一路行来,感到春意渐浓
注释: 出城时看见山显得瘦弱,翻思春天独自来到; 云间过水清澈见底,枫叶老去仿佛是花朵盛开; 人影在夕阳下出现,松树的阴影遮挡着古老的殿堂。 龙泉可以用来煮茶,大家一起坐在石台上品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冬时节诗人与友人游历山寺的情景之作。 首联“出郭见山瘦,翻思春独来”,写诗人离开城市,走出郊外,看到山势瘦削,不禁怀念起春天那独自前来的景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访隐,作者在寻找隐居者时所见到的景象。“名飞”比喻名声显赫的人,而这里指自己;“眉”指的是眉毛,用来形容自己的谦逊和不张扬。“寻踪几折过岩欹”描述了诗人沿着曲折的道路寻找隐居者的路径,“岩”指山崖,“欹”形容道路弯曲不平。“转从怪道泉珠洒”中,“怪道”指奇怪的地方,“泉珠”是形容泉水像珍珠一样散落。“飘瞥悬崖乳玉垂”中,“飘瞥”形容泉水飞溅,“悬崖”指陡峭的岩石,"乳玉"比喻松花或竹子
寻梅 玉格冰魂见尚稀,忽惊岁暮思依依。 每当深雪偏肥绽,才得东风便谢归。 断板桥边孤影瘦,冷村墙外暗香微。 相逢不忍相离别,飘瞥斜枝趁落晖。 注释: 1. 玉格冰魂见尚稀:形容梅花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宛如冰雕一般清冽脱俗,令人一见难忘。 2. 忽惊岁暮思依依:突然感到岁月已至暮年,心中不禁生出思念之情。 3. 每当深雪偏肥绽:每当雪花覆盖大地,梅花却能独自绽放,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坚韧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