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 广陵驿舍对月案《浙西六家词》本对月」下有「遇山左调兵南下」七字。

老柳梳烟,寒芦载雪,江城物候秋深。怨金河叫雁,断续和疏砧。记前度、邗沟系缆,征衫又破,愁到如今。怅无眠、伴我凄凉,月在墙阴。
竹西歌吹,甚听来、都换笳音。料锁箧携香,笼灯照马,翠馆难寻。淮海风流秦七,今宵在、梦更伤心。有燕犀屯处,明朝莫去登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慢》是宋代文学家姜夔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慢词之一。该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1175-1189年),当时姜夔因政治原因而流落扬州,他游历了广陵驿舍,即今天的扬州,并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名叫王琪的才女。两人一见如故,姜夔便在广陵驿舍与王琪对月而饮,畅谈诗词,留下了这首传颂至今的名作。

《浙西六家词》是指南宋时期流行的一批词人的作品集,其中包括了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和周密等六位词人。这些词人在南宋中后期的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深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个人情感。

在《浙西六家词》中,“遇山左调兵南下”七字出现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是一首描写赤壁之战的词,通过对古战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的感慨。姜夔通过这七个字,将历史的沉痛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扬州慢》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它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