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沉。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干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遗琴》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写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秋风萧瑟叶飘零,
孤灯独坐夜难宁。
寒雨连江人未归,
空阶落叶梦初醒。
山河破碎愁无限,
烽火连天泪满巾。
壮志凌云心不死,
天涯何处觅知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谢枋得在战乱中的孤独和忧国之情。他以秋风、孤灯等意象,描绘出一个凄凉的夜晚场景;通过寒雨、落叶等自然景象,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怆氛围。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哀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即使身处乱世之中,仍怀有壮志和不屈的精神面貌。这使得这首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并且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