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八咏

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
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
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
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物八咏》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分四段,每段各写一种秋天的景物。

第一段描写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意思是说,在深秋时节,枫树上的叶子比春天时还要鲜艳美丽。第二段描述了“黄鹂鸣翠柳”的景象,其中,“黄鹂”指的是黄莺,它们在绿柳之间欢快地歌唱。

第三段写的是“白鹭飞青天”,这里的“白鹭”是指白色的鹭鸟,在蓝天白云之下自由飞翔。第四段则描绘了“碧水绕青山”的美景,描述了一条清澈的河流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各种景物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于自然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