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
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
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
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

【注释】

千山:指群山,千重。

瘦削:形容山势高耸而险峻。

平原:指平原地带,地势平坦。

西风:指秋风,秋天的风。坐:凭倚。故园:家乡。

低迷:低垂,下垂。

衰草色:枯萎的草地。

几人:指几个游子。

峰峦:山的轮廓和形状。

黛:青黑色。春天草木发青,所以称“当春黛”。当春,正值春天。

岵屺(hù jí):山脊与谷之间,是山脊与谷地的交接处,这里比喻故乡。

销:消耗,消失。自古魂:从古至今的魂魄。这里指游子的魂魄,也泛指人的魂魄。

不堪:无法忍受。

凭望处:凭倚着观望的地方。

翠微:青翠的山影。日日送黄昏:天天送走黄昏。

【赏析】

这首诗写游子秋日登高望远时所见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苍凉、凄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但韵味无穷。

首联“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描绘了一幅苍茫雄浑的秋景图,山峰高耸入云,层峦叠嶂,环绕着广阔的平原;放眼望去,一阵西风吹过,诗人凭倚在故园之中,不禁感慨万分。

颔联“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继续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秋景。只见一片萎靡的衰草之色,几点模糊的晚烟痕迹。这句诗以视觉感受为主,通过视觉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郁情绪。

颈联“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昔日峰峦如黛,如今却已经消减殆尽;那些久经风雨的岵屺之地,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的“峰峦”指的是群山,“当春黛”指的是春天草木发青时的青黑色山峦。而“岵屺”则是山脊与谷之间的过渡处,这里用来比喻故乡。这两句诗以时间变化为线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尾联“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凉。面对这无尽的山水,诗人感到难以承受;而那一轮红日,也在不断地送走黄昏,暗示着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这句诗以情感为核心,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通过描绘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充满了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