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寄家木君高云溪

君甘离索今犹昔,我任飘零西复东。
未死名心长短句,已通世法马牛风。
宅边柳树容高隐,江上潮痕识短篷。
送尽归鸿成一笑,五弦原不在琴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却寄家木君高云溪》是清代诗人周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周济,字保绪,号未斋,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与包世臣齐名,擅长经世之学,并且精于武术和兵略。他的文学成就不仅限于诗歌,还涉及词赋和著述。

《却寄家木君高云溪》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后世的推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和欣赏:

  1. 作者背景
  • 周济,字保绪,号未斋,江苏荆溪人。嘉庆十年中进士,官至淮安府学教授。其生平经历丰富,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经世之学,与包世臣齐名。他好古兵略,并兼精武术,曾应邀缉淮北盐枭,后隐居金陵,潜心著述。
  1. 诗歌原文
  • 君甘离索今犹昔,我任飘零西复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 未死名心长短句,已通世法马牛风。此句反映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但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受外界纷扰影响。
  • 宅边柳树容高隐,江上潮痕识短篷。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送尽归鸿成一笑,五弦原不在琴中。诗人用“送尽归鸿成一笑”表达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五弦原不在琴中”则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却寄家木君高云溪》中的意象选取独到,如“宅边柳树”、“江上潮痕”等,这些意象既具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
  • 语言运用: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歌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1. 赏析评价
  • 作品赏析:《却寄家木君高云溪》作为周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清代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历史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 学术价值: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了解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美学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周济的《却寄家木君高云溪》是一首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深厚学识,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清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