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宽便燕,径窄妨鸳,嫩约初践。锦瑟年华,人在盛娇深院。重到水边亭,算惟有、画栏亲见。记春时旧病酒处,缃桃一树门掩。
又梦雨、妆鬟零乱。事逐花残,情隔春远。踏月无声,愁满凤箫心眼。俊语叙分携,悔当日、芳鬋浪剪。倚银屏,定难遣、从来恩怨。
古香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
- 时间:《古香慢·赋沧浪看桂》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反映了当时词人面临南宋衰亡的哀感。
- 地点:该词咏物,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旁的桂树花朵所发出的香气,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主题内容
- 秋景描写:词的上片起笔写萧瑟绵邈的秋景,通过“怨蛾”“坠柳”“摇荚”“霜讯”等意象,呈现词人内心深沉思索。
- 惜秋伤时:下片借景抒发惜秋伤时之情,重九登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曲调名本意:调名本意即以慢曲的形式歌咏沧浪亭旁桂树花朵所发出的香气,与“倦寻芳”的稍同。
- 平仄格式:正体为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体现了宋代词牌的规范性。
- 文学价值
- 词风影响:《古香慢·赋沧浪看桂》作为一首自度曲,其平仄当悉依之,对后世的词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名家点评:如朱孝臧编南宋吴文英《梦窗词集补》,收录了《古香慢·赋沧浪看桂》,成为研究吴文英的重要文献。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情感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传达了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切关怀及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通过对《古香慢·赋沧浪看桂》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