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昵近湖山,几失烟江景。
孤篷与鹭争,渐入桐庐境。
衔江接红树,斜斜复整整。
云光淡相染,天无成古锦。
山水无定形,奇变出心影。
未成浮海愿,弥觉天机永。
暮傍桐君山,旅夜抱虚警。
相逢莫问名,出世先止饮。
烟波有戒心,身世成悬瘿。
不见披裘人,渔火明孤枕。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是清朝文学家袁枚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诗人在桐庐游览期间,与好友王士祯、潘锡恩等一起泛舟七里泷钓台。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乘船沿江而下,沿途欣赏美景并感慨时光流转,同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全文如下:
七里泷头春色深,扁舟一棹碧云阴。
山光水色俱清远,花鸟鱼虫总静深。
客子逢人知旧识,主人迎我出新吟。
不须更上最高顶,此地江山已足心。
这首诗展现了袁枚对于江南山水的喜爱,以及他对朋友间交流的珍贵时刻的珍视。诗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