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澎湖许芬四首

君居澎湖我台湾,相隔一海复一山。去日相晤南闽关,今日相逢云漫漫。
安得沧海生鳌柱,为君朝往暮复还!沧海深,不见底。
凭藉片帆送一纸。君倘能再来,何论重重有云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澎湖许芬四首》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组诗:

  1. 第一首:描述了雷声在天空中炸响,痴龙抬头仰望的景象。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诗句“元珠知见遗,帖耳沈于水”描绘了大海深处珍珠的神秘与宁静,而“千佛名经不见君,想是齐落恒河里”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深邃的思考和对宗教教义的尊重。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

  2. 第二首:通过“君居澎湖我台湾,相隔一海复一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的感慨。“去日相晤南闽关,今日相逢云漫漫”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拉长,使得相见变得遥不可及。此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无奈,以及因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个人命运的沉浮。

  3. 第三首:描述了诗人分道扬镳,远离故土的情感。“归路茫茫阔于海,归心人人疾如电”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迫切与不安。“回首遥望澎湖峰,一笠云垂渺不见”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此诗充满了离别之苦与归乡之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4. 第四首:以秋风木落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领悟。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

《寄澎湖许芬四首》不仅是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