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相逢有前因,形虽未交神先亲。君昔来鹿渠,犹未识君为何人。
读君之诗见君真,明日闻君起行尘。风为客,月为邻,至今怀之水粼粼。
今秋访我闽闱里,抵掌矮屋生阳春。乃信杜公不欺我,文章有道交有神。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赏析诗歌,首先指出本诗的主题;然后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答题时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文字相逢有前因,形虽未交神先亲。”意思是:我们的文字相识,是因为早有前缘,虽然形体未相见,但心灵已经相通了。这是第一句,诗人以“相逢”为线索,写出两人的相识之久、情意之深。“君昔来鹿城,犹未识君为何人?”意思是:你当年来到鹿城,我还没有认出你来,你到底是何许人也?这是第二句,诗人用倒叙的手法,写自己与对方的初次相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读君之诗见君真,明日闻君起行尘。”“风为客,月为邻,至今怀之水粼粼。”意思是:读了你的诗才看出你真,明天听说你起身就要远行。风吹着我,月光照着我,你的影子在水中闪闪烁烁。这是第三四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今秋访我闽闱里,抵掌矮屋生阳春。”“乃信杜公不欺我,文章有道交有神。”意思是:今年秋天我到福建参加考试,在低矮的茅屋里与你相会。这才相信杜牧没有欺骗我,是文章有道,所以有神。这是第五六句,写自己与友人的再度重逢。“乃信”一句是转折,突出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答案】

【译文】

我们的文字相识,是因为早有前缘,虽然形体未相见,但心灵已经相通了。你当年来到鹿城,我还没有认出你来,你到底是何许人也?读了你的诗才看出你真,明天听说你起身就要远行。风吹着我,月光照着我,你的影子在水中闪闪烁烁。今年秋天我到福建参加考试,在低矮的茅屋里与你相会。这才相信杜牧没有欺骗我,是文章有道,所以有神。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漳州时。诗人把这次相逢比作“风为客,月为邻”,可见二人交往之深。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在漳州期间与友人频繁往来。他们不仅在诗词中交流思想、切磋学问,而且在政治观点上也相互影响,互相支持。诗人曾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仆自到泉,颇与杜陵子(指杜甫)相似,每欲相从,而官事羁绊,不能相从。”(《送王司户之任》)由此可见当时二人交往甚密,彼此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诗人之所以如此珍重这段友情,主要是因为他看重朋友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思想碰撞。这种精神上的契合,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