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巉岩经沧海,一波未平一波骇。经尽波涛涉崎岖,一崄未终一崄逾。
我行已过千山万水路,胸中空有明月珠,眼中空有方壶图。
回头试说风尘事,疲于津梁否耶无?初入鏖战荆棘里,心似荆卿怀利匕。
怵惕谈笑两有馀,水濡火热气不靡。下场蹭蹬涉关津,风云泥涂在一身。
方把心情惊爨尾,又将况味尝劳薪。归来秋风飒飒鸣,耳边犹有波浪声。
无端霹雳空中下,报道孙山名下名。自是文章憎命达,利锁名缰苦难脱!
雷焕剑藏十年光,卞和玉受双回刖。萧萧飕飕寂静间,君书寄来自前山。
大罗误传青鸟信,激水若怒蛰龙蟠。君遭与我俱落拓,君更穷途受飘泊。
人生无数翻覆事,吹箫莫唱「声声错」!聪明本与命为仇,华亭老子倒骑牛。
想其睥睨人间世,习见积薪颠倒成玉邱。君不见驽马立仗在御阶,骅骝骐骥骨如柴。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王稚登所作的《述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 历尽巉岩经沧海,一波未平一波骇。
- 经历艰难险阻,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波澜。
- “巉岩”指险峻的山崖。“沧海”比喻波涛汹涌的大海。
- 经尽波涛涉崎岖,一崄未终一崄逾。
- 历经曲折坎坷,一次又一次地超越难关。
- “涉崎岖”意味着在困难中前行。“逾”表示超过、越过。
- 我行已过千山万水路,胸中空有明月珠,眼中空有方壶图。
- 我已经走过了无数的山川道路,心中却只有明珠和方壶画。
- “明月珠”比喻理想或希望。“方壶图”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瓶形状的地图。
- 回头试说风尘事,疲于津梁否耶无?
- 回头想想过去的经历,是否因为奔波忙碌而感到疲惫呢?
- “风尘事”指世事纷扰。“津梁”比喻旅途中的驿站、桥梁等。
- 初入鏖战荆棘里,心似荆卿怀利匕。
- 刚进入激烈的战斗环境,内心如同荆轲怀揣匕首一样紧张。
- “荆卿”指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利匕”意为匕首,这里比喻内心的恐惧或忧虑。
- 怵惕谈笑两有馀,水濡火热气不靡。
- 尽管面临危险或困境,仍然能泰然处之,谈笑自如。
- “怵惕”意为恐惧警惕。“水濡火”形容困境中的坚韧不拔。
- 下场蹭蹬涉关津,风云泥涂在一身。
- 我遭遇了重重挫折,如同在风雨中行走一般狼狈。
- “蹭蹬”指跌跌撞撞,不顺利。“关津”是指关卡和渡口。
- 方把心情惊爨尾,又将况味尝劳薪。
- 刚刚还在为生计发愁,却又品尝到了辛劳的滋味。
- “爨尾”即柴火的尾部,这里比喻生活中的艰辛。“劳薪”意为劳累辛苦的工作。
- 归来秋风飒飒鸣,耳边犹有波浪声。
- 回到故乡后,秋风萧瑟的声音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波涛。
-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波浪声”比喻生活的波动和变化。
- 无端霹雳空中下,报道孙山名下名。
- 毫无预兆地,天降雷声宣告了我的失败。
- “孙山”代指科举考试,“名下名”意为名落孙山。
- 自是文章憎命达,利锁名缰苦难脱!
- 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即使才华出众也难以摆脱束缚。
- “文章”指文学才能。“憎命达”意为厌恶命运的青睐。
- 雷焕剑藏十年光,卞和玉受双回刖。
- 雷焕埋藏宝剑长达十年,卞和受到双重打击失去双脚。
- “雷焕”指古代的一位神箭手。“卞和”指卞和氏,春秋时期楚国人,因献璞玉被剖得两片宝玉而闻名。
- 萧萧飕飕寂静间,君书寄来自前山。
- 在宁静之中,我收到了您的书信,来自远方的山间。
- “萧萧飕飕”形容寂静的氛围。“君书”指您的书信。
- 大罗误传青鸟信,激水若怒蛰龙蟠。
- 大罗神仙误传了青鸟的信,激流如怒蛟蛰伏不动。
- “青鸟信”指传递的消息。“蛰龙”指潜伏的龙。
- 君遭与我俱落拓,君更穷途受飘泊。
- 我们的命运都如此落拓,您更是在穷途末路中漂泊不定。
- “落拓”形容生活困顿,无所作为。“飘泊”意为四处流浪。
- 人生无数翻覆事,吹箫莫唱「声声错」!
- 人生中有许多翻覆无常的事,不要总是抱怨“声声错”。
- “吹箫”比喻生活的变化多端。“声声错”意为不断出错。
- 聪明本与命为仇,华亭老子倒骑牛。
- 聪明的人往往与命运为敌,就像华亭的老翁倒骑牛那样。
- “华亭”指华亭县,古地名。“老子”指老聃,道家思想家。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于逆境中坚持和奋斗的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接受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