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寂静虚堂风,长腔、短腔出郫筒。一鼓促拍「河满子」,再鼓摊破风入松。
云璈水调殊玲珑,摄以电气贮以筒。芥拾音响归冥蒙,橐籥枢纽相磨砻。
放之满堂为逢逢,倾耳曲折无不通。偷声共诧「声声慢」,动色四顾色色空。
初如湘灵鼓瑟湘江上,旋如洛神通辞洛水中。一弹再叹有馀韵,一望无人无丝桐。
传递语音亦曲肖,又如楚巫翻译出喉咙,石言鬼语非谣童。
购得人人矜奇器,闻者往往惊神工。我谓此事何足异,在昔偃师称小技。
革人歌舞能目招,驱使草木供游戏。顺帝灵巧亦可言,铜人报时按节至。
国初博物有江永,邮筒传声千里致。锼𨬖浑沌机窍开,不须乞灵天地气。
木鸡、木狗并有声,变幻五行易位置。奇巧即在耳目间,未用远徵输巧事。
西洋此器未十年,末巧由来吾吐弃。是器传语况区区,何似传递今古有吾儒!
道德事功留纸上,但凭寸管非机枢。有时馀事弄狡狯,咤叱笑骂杂噫吁,传之千载声声俱。
不第绘声且绘色,活留𡄇咳并眉须。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廿六字母徒翻切。
拗断嗓子语言粗,虽有精意无由设。时移地易音即差,兜禽僸佅难分别。
得其官骸遗精神,留声机械何须说!炮火有声声震天,西洋制作年复年。
一震不留犹慑敌,兵家阴机能研坚。中华此事诚缺憾,铁马屯军噤不前。
我思此事由人废,群才一出将渊渊。吁嗟乎,留声器,我闻汝声泪为涟。
此间时事不堪述,妇孺啜泣难下咽。劳者莫歌穷莫达,万户吞声何处宣!
愿借汝机托汝械,为记愁苦与颠连。记事比珠哀比弦,传诸大帝钧天广乐边,叩天问帝夫何言!
留声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留声器》并非清代诗人洪繻的作品,而是由美国作家斯坦尼西奇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作品首次出版于2005年。
《留声器》是一部融合了文学与科技想象的作品。《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中,作者斯坦尼西奇通过主人公亚历山大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在战争背景下,人们如何借助留声机这一工具记录声音和记忆的片段。整个故事从一场死亡开始,时间设定在1991年的波斯尼亚内战期间,展现了主人公如何在战争中失去家园,逃亡至德国和美国的经历。十年后,他重返故土,追寻失散的爱人阿西娅。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体现了主人公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留声机作为一个重要的声学科技产品,其文学形象浓缩了世界文学对现代性声音的各种想象。《留声器》中的留声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更是人类对声音的捕捉和再现的象征。在这个故事中,留声机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产品,更是一种情感和记忆的载体。它让主人公能够记录下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同时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种对留声机的描绘,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科技想象,成为了一部探讨人类情感和文化传承的作品。
《留声器》是斯坦尼西奇以留声机的发明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波折,展现了人类对于声音的热爱与追求。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在面对灾难和困境时,对于记忆和情感的珍视。《留声器》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