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不须怜,安居已是仙。
闲门迟过鸟,孤屿得遥天。
潮视盈亏月,风随顺逆船。
此中堪玩世,知有太平年。
赠海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海客》是清代诗人孙元衡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海客乘船远行,与织女星相遇的神话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和神秘的向往。诗中不仅融入了中国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而且“紫氛”一词的运用营造出了超凡脱俗的氛围。
《赠海客》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寓言体的形式,以海客乘槎至天河遇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巧妙地将诗人自己罢秘书省之职入郑亚桂州幕府的行为进行了隐喻。其中,“海客”当指的是郑亚,而“支机石”则是诗人自指的象征。这一设定不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联想与思考。
诗的原文如下:
头白不须怜,安居已是仙。
閒门迟过鸟,孤屿得遥天。
潮视盈亏月,风随顺逆船。
此中堪玩世,知有太平年。
首句“头白不须怜,安居已是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超然。次句“閒门迟过鸟,孤屿得遥天”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第三、四句“潮视盈亏月,风随顺逆船”则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景象,以及海上生活的艰辛与自由。最后一句“此中堪玩世,知有太平年”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深刻理解与乐观态度。
《赠海客》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