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身入幻,味物海东丞。
秋杳云俱化,霄虚鸟不胜。
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
一室粗能理,随时可曲肱。
秋日杂诗二十首
介绍
《秋日杂诗二十首》是清朝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二十首。这组诗歌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感慨与思考。
其中一首著名的诗歌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秋风阵阵,草木凋零,露水凝结成霜。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
《秋日杂诗二十首》还涉及了对人生的思考。例如,其中的一首诗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美好瞬间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相关推荐
秋日杂诗二十首 三年身入幻,味物海东丞。 秋杳云俱化,霄虚鸟不胜。 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 一室粗能理,随时可曲肱。 注释: - 三年身入幻(三年后),我仿佛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身在异乡为异客。 - 味物(品味万物)海东丞(掌管大海的官职):指海州刺史。 - 秋杳(秋天)云俱化(都化成烟):秋天的天空中云彩和烟雾都消失了。 - 霄虚(高空、太空)鸟不胜:天空中的鸟飞得太高,无法承受。 -
八月浑如夏,冰纹枕簟斜。 释义:八月的天气却像夏天一样炎热,冰凉的花纹仿佛枕席与簟子都被浸湿了一般。 译文:八月的天气却像夏天一样炎热,冰凉的花纹仿佛枕席与簟子都被浸湿了一般。 注释:浑——全、都。 渴虹淹溽暑,毒雾莽风沙。 释义:酷热难耐,毒雾弥漫,狂风卷起黄沙。 译文:酷热难耐,毒雾弥漫,狂风卷起黄沙。 注释:渴虹——指烈日炎炎,令人口干舌燥。 破梦无名鸟,伤心未见花。 释义:夜深人静时
【注释】 1.西偏:西边。落日:夕阳。 2.东向:东方。烟峦:烟雾笼罩的群山。 3.不爽:没有差错、失误。针盘:指南针,比喻导航工具。 4.无形铁板关:指海上的风浪。 5.鱼舠(chén):古代的一种渔船。战舸:战船。静如山:平静得如同一座山。 6.深隐:隐居。成安宅:建成一个安静的家。 7.毋忧:不要担心。海国顽:海上的恶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海边隐居时所写
以下是对北势到鸡笼,齐谐志怪同。瘴云凝自古,毒水澹于空。伏火从山鬼,惊涛驾海翁。舟回十二载,浮去弱洋东的逐句解释: 1. 诗句解析: - 北势到鸡笼:“北势”可能指地名,“鸡笼”通常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区域,可能是诗人旅行或生活的地方。 - 齐谐志怪同:“齐谐”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文化现象的名称,“志怪”意味着记录奇异的事物,“同”可能表示相同或一致。 2. 译文对照: - 译文一
诗句释义 1 亦有奇情在:这里的“奇情”可能指的是某种非凡的或奇特的情感体验。 2. 都疑梦里逢:意味着这种体验是如此不同寻常,以至于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发生在梦中。 3. 潮生惊战鼓:当海水开始涨起时,海浪的声音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人心。 4. 日尽骇边烽:太阳落山,边疆上的烽火也显得格外吓人,可能是指边境上的紧张氛围或战事。 5. 挟火麒麟飓:用火焰包裹的巨兽(可能是麒麟的一种)在狂风中呼啸而过。
注释: 诸蕃多窟宅,深就瘴云安。 竹坞疑熊馆,茆居结马鞍。 山荒朝猎豹,田熟夜防獾。 此是羲皇上,文身似羽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岭南的所见所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展示了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信此飘零眼,浮观别异同。 四时无正候,百物有奇功。 版籍翻稽妇,蛮村浑贱翁。 糟醨聊可啜,应笑学郫筒。 注释: 信此飘零眼:相信这些飘零的人的眼睛。信,相信。 浮观别异同:随意观察不同和相同之处。 四时无正候:四季没有固定的气候。 百物有奇功:万物都有特殊的成就。 版籍翻稽妇:翻阅户籍记录时,发现妇女的地位卑微。 蛮村浑贱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里,人们都很贫穷。 糟醨聊可啜:用糟粕酒勉强可以喝
诗句解析: 1. “眼底天民在,熙熙共往来。” - “眼底”指眼中看到的,“天民”可能指的是天上的神灵或是百姓。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热闹景象的观察与感慨。 2. “忘年惊发变,改岁待花开。” - 这里“忘年”意指超越年龄的交流或友谊,而“发变”可能是指头发的变化(如白首),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改岁"则是指新年的开始。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新的一年中相互祝福、期盼的美好情景。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内容和重点词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海国多新意”,意思是:海外(异国)地方有很多新鲜事物,“海国”指海外之地。 “生涯自不贫”,意思是:我的生活过得并不贫穷,“生涯”指生活。 “清流环靛户”“白水散𦊓人”,是说清流环绕着靛蓝人家,白水分散洒在人间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共二十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秋日杂诗二十首 - 殊方今乐国,襁负自成邻。 译文:在远方的他乡,如今的快乐与家乡无异,怀抱中的小婴儿就是邻里。 注释:殊方:远方。今乐国:与家乡一样快乐。襁负:抱着孩子。自成邻:与邻居为伴。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家,就能感受家乡的温暖。 饧酿酬田祖,蛮讴赛水神。 译文:用麦芽糖酒来祭拜土地神
注释: 秋雨滋养着竹笋,凄厉的风养育着美丽的野草。 醍醐(tíhú)闲适地陪伴着少,榔树(láng shù)野情远远地飘向远方。 车毂转动煎煮着糖稀的灶台,桅杆上挂着煅烧牡蛎的窑炉。 喧嚣的声音无法平息,猿猴与鹤鸟自由自在地招来招去。 赏析: 《秋日杂诗二十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秋天,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所作。 诗中描写了深秋时节,雨润竹林和野草的景象。雨滋润了嫩竹
注释: 1. 徙倚:徘徊。 2. 关切:牵挂,担心。 3. 蕃花:指番红花。 4. 刺竹:即刺竹丛,一种灌木丛。 5. 廓落:空旷,开阔。 6. 奇零:稀疏,零星。 7. 对:面对,面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诗人在秋日里漫步冈原上,心中充满了对草木的关注和担忧。他看到了蕃花的酷烈和刺竹的茂盛,感受到了南东田间的空旷和荒凉。在这无故物的环境中,他的霜鬓对着寥天的景色,感慨万千
【注释】 物情殊熳烂:物态人情都十分美好。 问俗竟何如:询问风俗,究竟如何。问俗,是说考察民俗。竟,尽。何如,怎么样。终归如何。 乐事喧鼍鼓:快乐的事情在喧闹的鼍鼓声中结束。 哀音转犊车:悲哀的声音在牛车上回荡。 蕃荒逃火鹿:边远荒原上,人们争相逃避火灾。 海熟上潮鱼:沿海地区丰收,鱼儿在涨潮时被冲上岸来。 生理无妨陋:生活虽然简陋,但没有什么妨害。 安恬可瑟居:能够安闲自在地生活。 赏析:
【注释】 劲风:指强风。摧靡草:把草木摧败。佻习:轻率,轻狂。陈人:旧人。斔斛:量器。全无:毫无。吴蚕:指养在桑树上的蚕。三神:道教中指司春之神、司夏之神、司秋之神。生聚:繁殖积聚。如萍梗: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作酒民:做酿酒工人。 【赏析】 《秋日杂诗二十首》,共二十首,这是第一首诗,以秋风为题,写秋日的景色和心情。首句“劲风摧靡草”,点出时令是秋天。次句“佻习厌陈人”,写人们厌倦了旧日的习俗
【注释】: 1、补虫鱼注:指为《尔雅》等书中的虫鱼注解作补充。 2、玩物情:指玩赏珍奇之物而忘其本业。 3、文禽悬羽息:文禽,即文鸡;悬羽,用丝系着羽毛悬于空中。 4、沙蟹寄螺生:沙蟹,形似螃蟹却生活在沙中;寄,寄居;螺,螺贝类。 5、守拙蟏蛸隐:守拙,指安于贫贱不慕荣利;蟏蛸,蛛网;隐,隐居。 6、蜥蜴鸣:蜥蜴,爬行动物的一种;鸣,鸣叫。 7、大都观变化:都,都察。 8、蠢蠢只空名:蠢蠢
秋日杂诗二十首 晚饭步空林,奇云生暮阴。 天容自吞吐,夜气且浮沉。 似电收光缓,疑霞幻影深。 掉头归卧稳,平澹只初心。 注释:在晚饭后散步于空荡的树林中,奇异的云层在傍晚时分生出阴影。天空的容貌自然地变化着,夜晚的空气也时而上升时下沉。就像闪电一样,光芒渐渐收敛,像晚霞一样,色彩深邃。我回头准备回家睡觉,心情平和而淡泊,只是心中还保留着那份初入尘世的初心。 译文:晚饭后散步于空寂的树林里
秋日杂诗二十首。 秋宵常独坐,宜茂漫相招。 积水光摇动,连天气郁陶。 蝠飞迎月露,鸡唱逐风潮。 引领还空舍,余生本寂寥。 【注释】: 1. 秋宵:指秋天的夜晚。 2. 宜茂:人名。 3. 漫相招:随意招呼。 4. 积水:指池塘中的水。 5. 天:天空。 6. 郁陶:愁闷的样子。 7. 蝠飞:蝙蝠飞翔。 8. 月露:指月亮上的露珠。 9. 鸡唱:公鸡打鸣。 10. 风潮:风浪、潮汐。 11. 引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日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秋天来了,节令变换迅速,人们应该调整作息,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黄莺在寒风中歌唱,绿鸠在雨中鸣叫,这是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我阅世间之事如同醉酒一般,忘却了情感,有时甚至显得有些痴傻。 我的形骸仍然属于我自己,我还想询问是谁教我穿衣打扮的。 注释 - 节序飞腾易:意思是说节令变化迅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 -
秋日杂诗二十首 草木无摇落,秋心亦自惊。 远天澄一色,空宇会千声。 选句收蛮语,耽游得鸟情。 官闲兼寡合,例有竹蕉清。 释义:草木没有凋零,我的心情也因此感到惊讶。远处的天空一片清澈,空阔的天宇中传来各种声音。我收集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喜欢听鸟儿们唱歌。虽然官做得很闲,但我很少与人交往,因此总是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心境。他看到了草木依然繁茂
【注释】 秋日杂诗二十首:秋天写的杂诗二十首。 回首平生事,心将迹并奇。——回头想来,一生的事迹,都和奇特的事情一样。 溯江曾学懒,入海为求诗。——溯江时曾学懒惰,入海时才追求诗歌。 云水交相适,鱼龙两不疑。——云雾水气相互适应,鱼和龙彼此之间也不怀疑。 还舟无处觅,大火又西驰。——回船寻找也找不到,大火又在向西奔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漫游江湖,追怀往事。开头四句说自己一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