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望南山一带

南山高几许?生此明月前。山南何所有?终古遂悠然。
远村人家少,日中绝人烟。出村向山路,幽溪屡延缘。
石林当夜朴,泉壑及冬坚。人声下岭陂,一一闻前川。
欲问竟何说,冥对以忘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望南山一带》是一首描绘山景与心境的古诗,由明末清初诗人徐夜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月下望南山一带》的作者徐夜,字东痴,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工诗,明亡后更名夜,字嵇庵,隐居东皋郑潢河上。在顺治间曾南行访林和靖故居,登严子陵钓台。康熙间,荐鸿博,不赴。有《东痴诗钞》流传于世。
  2. 作品原文:南山高几许,生此明月前。山南何所有,终古遂悠然。远村人家少,日中绝人烟。出村向山路,幽溪屡延缘。石林当夜朴,泉壑及冬坚。人声下岭陂,一一闻前川。欲问竟何说,冥对以忘诠。
  3. 诗歌赏析:徐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通过对山的高度、位置、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通过使用如“终古遂悠然”等词句,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感。
  4. 写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既有其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有时代背景的影响。作为明朝遗民,徐夜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感到忧虑,而诗中的自然景物则成为他寄托哀愁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
  5. 艺术手法:徐夜的诗歌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和意象的运用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山南何所有,终古遂悠然”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悠长的历史感和自然的宁静美。此外,诗中的用词选择和节奏控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月下望南山一带》是徐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