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内四首

曾凭月老结良缘,伉俪原期拟百年。
底事秋风才送爽,顿教吹散并头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内四首》是清代诗人蒲松龄的作品,而不是徐搢珊的诗词。蒲松龄在妻子刘氏去世后,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展现了他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失去爱人时的哀愁与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悼内》的创作时间是在他74岁的时候,此时他的妻子刘氏已经离世,这首诗是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

  2. 诗歌内容:《悼内》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以及因爱妻去世而产生的悲痛之情。诗中描绘了刘氏生前的生活片段,如“自嫁黔娄艰倍遭,家贫儿女任啼号”等句子,反映了蒲松龄与妻子共同生活时的经济困境和家庭责任。

  3. 诗歌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朴素而深沉的表达方式。蒲松龄通过寥寥数语,就深刻地揭示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此外,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浣衣更惜来生福,丰岁时将野菜挑”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悼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蒲松龄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生死、爱情和人生百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