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拟塞上词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入松·拟塞上词》是清代女诗人柴静仪的一首词作,其全名为《风入松 拟塞上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从军生活的深刻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关于这首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原文: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2. 作者简介:柴静仪(生卒年月不详),字季娴,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女诗人。她与沈汉嘉(沈铿)为夫妻关系,沈用济的母亲,朱柔则的婆娘。柴静仪的诗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著称。她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清中期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3. 文学价值:柴静仪的这首《风入松·拟塞上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清代女性的才华与才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她成功地描绘了从军的艰辛与思念家乡的心情,使得这首词作成为了后世研究清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献。

柴静仪的《风入松·拟塞上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感动了无数读者。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家国的深情厚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