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风入松 · 拟塞上词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注释】
⑴“少年”:指年轻的士兵。⑵“何处”二句:写征人在边地的思乡之情。⑶“画角”句:边关有悲凉的号角声(画角)传来。⑷“金闺”句:边关的营房中很难收到家信。⑸“几曲”句:边关有优美的琵琶声。⑹“沙场”句:战场上有很多美丽的红装女兵。
【赏析】
《风入松》是宋词慢调词牌名之一,以柳永《凤栖梧 · 伫倚危楼风细细》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另有六十二字、七十四字两体。本首词为“双调一百零二字”。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年轻士兵在边疆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写年轻的士兵为什么要从家乡远行去参军打仗呢?他是因为年少气盛,想去建功立业,或者是因为家庭贫困被迫离家远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士兵们的同情和理解。
接下来的“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描绘了士兵们在边塞的艰苦生活,他们被封锁在边塞,与家乡相隔遥远。而他们每次回首时,看到的都是一片茫茫的黄云,无法看到家乡的景象。这一句表达了士兵们的孤独和无助。
“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这句诗描绘了士兵们在军中的情景。他们带着月亮,看着一行哀伤的雁鸟飞翔在天空;他们乘着风,看着万里长空的尘埃飞扬。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士兵们的行军情况,展现了他们在军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这句话表达了士兵们对于春天的感受。他们虽然身处边塞,但是看不到春天的景象。即使听到远处的画角声,也感到难以忍受。这一句反映了士兵们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这句话表达了士兵们对家的思念之情。他们在家中无法收到家人寄来的信件,又怎么能不频繁地做归家的梦呢?这一句反映了士兵们对家的渴望和无奈。
最后三句“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描述了士兵们在军营中的生活状态。他们喝了几曲琵琶酒,然后有人唱起歌来,歌声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在战场中,也有很多美丽的红裙女子出现。这些女子可能是士兵的伴侣,也可能是他们的战友。这两句诗通过对士兵们在军营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军中的娱乐和生活状态。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年轻的士兵在边疆的思念之情。他因为年少气盛或者家庭贫困而离家远行,被封锁在边塞,与家乡相隔遥远。他在军中过着艰苦的生活,看着一行哀伤的雁鸟飞翔在天空,乘着风看万里长空的尘埃飞扬。他对于春天的感受和期待以及对于家的思念都成为了他心中的负担。然而,他在军营中喝了几曲琵琶酒,唱起了歌来,歌声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看到了战场中的美丽红裙女子。这首词通过描绘士兵们在边疆的艰辛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他们对家的渴望和无奈以及他们在军中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