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欲尽。未得天涯信。早起镇恹恹,减裘带、馀寒犹嫩。古碑临罢,独枕故衣眠,魂无定。身慵困。酿就维摩病。
谁家巷陌,红满香成阵。旬日雨风频,减多少,游踪逸兴。忏除烦恼,赖有贝多经,帘押静。香篆烬。终卷阴移寸。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思念远方亲人和朋友的心境和情绪。
首先来看第一句“春光欲尽”。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不舍。同时,“未得天涯信”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期盼着能够得到他们的来信以了解他们的近况。
接着看第二句“早起镇恹恹”,这里描述的是诗人起床后的状态,他因为思乡之苦而感到疲倦不堪,无法振作起来。这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减裘带馀寒犹嫩”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穿衣的情景,他感到身上的衣物仍然不够暖和,说明他的寒冷感还没有消除。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第四句“古碑临罢,独枕故衣眠,魂无定”,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独自躺在床上的场景。他看着古老的墓碑,思绪万千,无法入睡。这里的“独”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第五、六两句“身慵困,酿就维摩病”,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他身体疲惫,精神萎靡不振,这种状态就像是患上了某种疾病一样。
接下来是第七、八句“谁家巷陌,红满香成阵。”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街上巷陌上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香气扑鼻。这一句通过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九句“旬日雨风频,减多少,游踪逸兴。”描述了连续的雨水和风天气给诗人带来了困扰,他的旅行计划被打断,兴致大减。
第十句“忏除烦恼,赖有贝多经”,这句诗表明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找到了安慰,他依靠佛教经典(贝多经)来排解心中的烦恼。
最后两行“帘押静,香篆烬终卷阴移寸。”描述了室内的安静和香炉里的香烟逐渐燃尽的情景。这一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气氛。
这首《蓦山溪》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孤独、忧郁而又坚韧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