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连环影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连环影》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逝去爱人的哀思。下面将围绕此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的词坛巨擘,与徐乾学、卢宁等并称为“江左三大家”。他的词作以婉约著称,情感真挚而深沉,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 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作品原文
  •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 才睡,愁压衾花碎。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梦难凭,讯难真,只是赚伊终日空相对。
  1. 作品鉴赏
  • 《玉连环影》中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情感,展示了纳兰性德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何处几叶萧萧雨”,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 通过对“花底人”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无言的悲伤和对爱情的美好回忆。这种用词精准,感情细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情。
  • 在最后几句,“梦难凭,讯难真,只是赚伊终日空相对”反映了诗人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见的无奈和痛苦。这种表达方式直击人心,引人共鸣。

《玉连环影》作为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深邃的情感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这位杰出文人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