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一线天

南戒何缘觅祖峰,山脉潜移天不动。毗沙夜半斫龙耳,掷下西方一礨空。
我行逢秋日,林赤霜垂实。胡僧何年卜居此,天扉微开一线出。
削崖仰刮青颇黎,佛光瞥见还易失。奇石粗沙足下生,岩腹疑有山灵撑。
山囚铁锁木石精,风出空穴时一鸣。坤乾雷硠刬复成,千年崩石藤为縆。
赤箭青芝不可名,猿呼游人谷自应。偃松往往盖一亩,老父夜系青羊行。
日欲落兮山罅合,天光佛䯰交冥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飞来峰一线天》是清代诗人袁昶的作品。袁昶,字重黎、爽秋,浙江桐庐人,他是一位有着丰富学识的官员,不仅在政治上反对排外主义,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文化交流。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描述,其中《飞来峰一线天》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玉乳洞内一线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飞来峰一线天》中的“一线天”,实际上指的是一个梭子形的洞顶小天窗,虽然可能不太起眼,但也是老天爷的一个巧手之作。诗中提到的“崖壁镌刻佛像时有僧徒在旁理口香火之事”也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宗教文化氛围。此外,诗中的造像基本上都雕造于元代初期,为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袁昶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他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飞来峰一线天》不仅是一部反映自然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它通过描绘飞来峰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袁昶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研究清代诗歌以及自然景观的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品读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