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
裁冰词笔知谁健,看坐兼长少,韵斗尖叉。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时在崇效寺观赏牡丹,作此词寄给远方的友人。

上片开头三句写自己与旧京同好好友相聚赏花的情景:首先点出赏花的时间是“春暮”,地点是崇效寺,接着写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着盛开的大红牡丹。“红紫”二句是说牡丹虽美,却不及朋友之情谊深厚。最后一句,又由牡丹转到了人,即指在座的诸位好友,并借花喻人,写出了他们各具特色的风姿。

下片开始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先点出自己的孤寂心情,接着写自己独对清灯,思念远游的友人;最后以景结情,用落日残照映衬着孤城,暗喻着自己孤独无依、漂泊不定的处境。整首词意境幽远,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