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
裁冰词笔知谁健,看坐兼长少,韵斗尖叉。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
【注释】:
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与京城的师友们在崇效寺观赏牡丹(花)。崇效寺,故址在今北京西城区。
澄宇海上:指诗人友人陈澄宇(字澄宇)居住在海上。
【赏析】:
《高阳台·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同游赏花之乐,下片写惜春之愁。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感细腻。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两句,写赏花当日的盛况。“绣陌”,指京城街道;“凝尘”,指积尘;“碾玉”,形容车马声如滚玉。
“相携尽日看花”三句,写赏花时的情景。“相携”,相互陪伴;“看花”,观赏花朵;“芳情”,美好而缠绵的情感。
“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两句,写自己对去年此时情景的怀念及对本年此时情景的惊讶。“一段芳情”,指美好而缠绵的情感;“今年”,指本年;“讶迟”,意谓惊讶。
“嫩红晕碧娇如许”三句,写花之美。“嫩红”,指鲜艳的红花;“晕”,指颜色浅淡处;“碧”,指青翠之色;“娇”,指娇艳。
“便樽前、消受繁华”两句,写赏花时的美好时光。“消受”,享受;“繁华”,美好的光景。
“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三句,写花中女子之美。“更堪怜”,更值得怜悯;“璀璨”,光彩夺目;“明妆”,指艳丽的妆容;“春在天家”,指春色满园。
“裁冰”三句,写自己写作时的才华。“裁冰”,比喻才思敏捷;“词笔”指作诗作文的才能;“知谁健”,意即知道谁能写得更好;“尖叉”,指文辞新颖、锋利;“韵斗”,意为争胜斗强;“坐兼长少”。
“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两句,写自己挥毫泼墨的情景。“试拂”,尝试着拂去;“吟笺”,即诗笺,指诗稿;“赋笔”,作诗作文用的笔;“元舆”,指作者的朋友陈元舆;“休夸”,不要夸耀。
“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三月”二句,写春光流逝,感叹友人远隔天涯,不能同游赏花。“流尘过”,喻指春光流逝;“忆同游”,指回忆和这位友人一同游玩赏花的日子;“人隔天涯”,意谓友人远隔天涯。
“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最后两句,写自己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愁绪。“又无端”,意谓没有理由地产生这种愁绪;“愁上眉头”,意谓愁绪缠绕于心,难以解脱;“欲报秦嘉”,意谓想报答那位为妻担忧的丈夫。
这首词以咏物抒情为主,抒发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