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仁诗

台湾奸民杀官弁,草疏千言飞告变。疏言草野臣同春,郡丞程峻之故人。
程峻杀贼贼入署,斗大岩城贼争据。臣率义民克复之,解围专望驰雄师。
微臣虽无守土职,郡丞一印臣擅摄。昧死陈情达天阙,神策军来争破敌。
自愿随营杀群贼,乌牛栏前白刃接。贼败大呼伏兵出,矢竭弦亡外援绝,马蹄一蹶身被执。
丁未季冬月十日,骂贼常山死不屈。事闻当宁颁尺一,庙食千秋奖忠烈。
吁嗟乎,庙食千秋奖忠烈,乃是诸侯老宾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湾三仁诗》是清代诗人陈斐文的作品,而并非南北朝萧纶的作品。陈斐文,字孟楷,号小云,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著有《澄怀堂集》。

《台湾三仁诗》中描绘了清军将领在台湾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展现了民族英雄的壮烈与忠诚。其中,“台湾净扫无风尘,天子下诏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为寿同春,淡水县丞老幕宾”便是其中的开篇诗句,通过对三仁(即三位忠诚于朝廷的官员)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台湾三仁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陈斐文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情感。

《台湾三仁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清朝初年台湾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事件,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民族英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