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复过。大军未集孤城倾,壮士一呼贼锋挫。
贵不必横冲都,众不必鸦儿兵;鹿仔港接彰化城,毛葫芦即君子营。
一战大里杙,再战牛马庄。炮声如雷地中起,杀贼不克被杀戕。
贼戕真义士,诏书煌煌传庙祀。粤东嘉应国子生,乔基其名李其氏。
诗句原文与译文:
台湾三仁诗
先贤陈斐文,浙江钱塘人。清代乾隆年间诸生,著有《澄怀堂集》。他创作了《台湾三仁诗》,以记录当时清军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件。此诗描绘了清朝军队收复台湾的壮烈情景,展现了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
诗歌赏析:
此诗中“老罴当道卧”和“貉子那复过”表达了王罴将军的勇猛形象,以及他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的气概。诗中通过王罴的出场、他的怒吼和最终的决战,展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面。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形象,还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解释和注释:
- 老罴:指王罴将军,一个勇敢无畏的将领。
- 当道:处于道路中央,意指位置重要,难以回避。
- 卧:躺下,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休息或待命的状态。
- 貉子:指入侵的敌人。
- 毋(wú)横冲:表示不横冲直撞,意味着谨慎行事。
- 鸦儿兵:形容军队众多且杂乱无章,乌合之众。
- 鹿仔港:台湾的一个地名,此处代指战场。
- 毛葫芦即君子营:用来形容清军士兵像君子一样有纪律有修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深刻展现。它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后人继续为保卫祖国而努力。诗中的每个字句都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立场,是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也是对和平年代珍惜的提醒。
通过对《台湾三仁诗》的深入解析和赏析,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中国军民对抗外侮、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和勇气。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值得每一位热爱和平与正义的人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