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萤影暗,露蛩声骤。悄悄悽悽时候。藕花风后豆花风,问凉到、阑干知否。
恩情纨扇,风情罗袖。争得年光依旧。镜波兜上一分愁,怕人比、桐阴先瘦。
鹊桥仙 · 新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新秋》是郭则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更因其深邃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而备受推崇。下面将详细介绍《鹊桥仙·新秋》:
作者简介:郭则沄(1882-1946),字啸麓,号蛰云、蛰园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福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清朝时期的进士,还曾任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等职。郭则沄的诗词作品丰富,其中《鹊桥仙·新秋》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词作原文:《鹊桥仙·新秋》的原文如下:
雨萤影暗,露蛩声骤,悄悄悽悽时候。
藕花风后豆花风,问凉到、阑干知否。
恩情纨扇,风情罗袖,争得年光依旧。
镜波兜上一分愁,怕人比、桐阴先瘦。词作赏析:《鹊桥仙·新秋》是一首充满秋天意境的词。词人通过描绘雨中萤火虫、露水与蟋蟀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种氛围通过“悄悄悽悽”这一叠词得到加深,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为强烈,更能触动人心。
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词人还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物品,如“藕花风后豆花风”中的风物,以及它们带来的凉意,这些细节的描述增添了词作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加生动和真实。
词中的“争得年光依旧”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结尾部分,词人以“怕人比、桐阴先瘦”来结束全词,既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焦虑,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深忧虑。
《鹊桥仙·新秋》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词作,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而言,这首词无疑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