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梧窗秋历乱。叶底秋心,皱尽何曾展。锦瑟年光愁里换。西楼月好无来雁。
一缕檀云飘梦断。梦向天涯,碧草和天远。闻道洞庭波又浅。空江谁管芙蓉怨。
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是清末至民国诗人郭则沄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郭则沄,作为一位近现代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情感丰富。他的诗歌往往能够触动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文学史上,郭则沄的作品被广泛传颂,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思想潮流,因此,对《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诗歌原文:《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的原文如下:“叶叶梧窗秋历乱。叶底秋心,皱尽何曾展。锦瑟年光愁里换。西楼月好无来雁。一缕檀云飘梦断。梦向天涯,碧草和天远。闻道洞庭波又浅。空江谁管芙蓉怨。”这首长诗以梧桐叶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歌赏析:诗中“叶叶”二字描绘出秋季梧桐叶的纷繁景象,而“秋心”则揭示了这些梧桐叶内心深处蕴藏的情感变化。紧接着的“锦瑟年光愁里换”,表达了诗人因岁月变迁而产生的忧愁。此外,诗中的“西楼月好无来雁”和“一缕檀云飘梦断”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体上,《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不仅是郭则沄的一首诗,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