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簟分凉,渐淅沥窗蕉,幽恨初紧。做尽凄凉,偏是漏残香烬。帘外冷翠沈沈,早过了、隔江梅信。料渚荷、一夜红褪,花底锦鸳愁损。
少年听惯何曾省。忆朱楼、玉箫徐引。销魂唱到潇潇曲,寻梦吴云近。镫背细点旧愁悄,怨著晓钟无定。怕镜屏秋早,偷减了、双青鬓。
玲珑四犯 · 夏夜听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玲珑四犯·夏夜听雨》是诗人郭则沄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与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郭则沄,字梅叔,号石田,又号梅村,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诗人。《玲珑四犯·夏夜听雨》的创作年份不详,但其风格与当时文人雅集的活动相符合。郭则沄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流传较少,但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词作原文:小簟分凉,渐淅沥窗蕉,幽恨初紧。做尽凄凉,偏是漏残香烬。帘外冷翠沈沈,早过了、隔江梅信。
词作鉴赏:从词中可以看出,郭则沄擅长运用清真体,其语言优美,情感细腻。这首词通过对夏夜听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词中的“小簟分凉”与“渐淅沥窗蕉”营造出了一种清凉的夜晚,而“做尽凄凉”与“偏是漏残香烬”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情绪。词末的“帘外冷翠沈沈,早过了、隔江梅信”更是点明了季节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远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
《玲珑四犯·夏夜听雨》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吸引人们,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而值得品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