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梧窗秋历乱。叶底秋心,皱尽何曾展。锦瑟年光愁里换。西楼月好无来雁。
一缕檀云飘梦断。梦向天涯,碧草和天远。闻道洞庭波又浅。空江谁管芙蓉怨。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吴绮所作,其内容如下:
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
叶叶梧窗秋历乱。叶底秋心,皱尽何曾展。锦瑟年光愁里换。西楼月好无来雁。
一缕檀云飘梦断。梦向天涯,碧草和天远。闻道洞庭波又浅。空江谁管芙蓉怨。
注释:
- 凤栖梧:指词牌名。
- 题:写在纸上或画上,表示记事、抒情等。
- 梧叶:泛指树叶。
- 颐盦:作者的别号。
- 叶叶:形容叶子繁多。
- 秋历乱:秋天的气息混杂。
- 秋心:秋天的心情,比喻忧郁之情。
- 锦瑟:精美的琴。
- 年光:时光。
- 愁里换:在忧愁中度过。
- 一抹:一点。
- 檀云:佛寺中用来焚烧香料的木材,也指香烟。
- 梦向天涯:梦中到了遥远的天边。
- 碧草:青色的草地。
- 洞庭:地名,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
- 湘水:即长江,源出湖南省境内。
- 芙蓉怨:荷花的哀怨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词,以梧桐叶为题,借梧桐叶的飘落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凤栖梧题梧叶,寄颐盦。”
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这里指的是词人将自己比作凤凰,寓意自己才华出众,如同凤凰那样高贵。题目“题”字表明了这是一首词,也就是一种文学形式。而“颐盦”则是词人的一个别号。这里的梧桐树叶子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流逝。
第二句:“叶叶梧窗秋历乱。”
梧桐树叶子繁多,秋天的气息混杂在一起,这里用“历乱”来形容这种景象。这里的梧桐树叶子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第三句:“叶底秋心,皱尽何曾展。”
在梧桐树叶子的下面,有一颗颗秋的心,它们皱着,但是从来没有展开过。这里的秋心象征着词人的心事和情感,虽然曾经经历过挫折和磨难,但是却一直没有被展开过。这里的“展”字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期待,希望能够展开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让它们得到解脱。
第四句:“锦瑟年光愁里换。”
华丽的锦瑟在岁月中度过,充满了忧愁和变化。这里的锦瑟象征着词人的才华和命运,他们如同锦瑟一样华丽而富有魅力,但是同样也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命运。这里的“愁里换”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因为岁月的流逝带走了他们的年轻和活力,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第五句:“西楼月好无来雁。”
西楼的月光很好,但是却没有带来消息。这里的西楼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世界,月光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象征,它照亮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但是却没有带来任何的消息。这里的“无来雁”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孤独,因为没有来雁意味着没有消息传来,词人无法得知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的安危。
第六句:“一缕檀云飘梦断。”
一缕檀香的味道飘散开去,让词人的梦境中断。这里的檀香象征着一种神秘和美好的气息,但是它却突然消散开来,让词人的梦境也随之中断。这里的“梦断”表达了一种悲伤和遗憾,因为梦境中断意味着词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第七句:“梦向天涯,碧草和天远。”
梦境中的词人已经来到了遥远的天边,那里的草地上生长着青色的草,天空显得格外的高远。这里的“天涯”象征着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词人的梦境似乎跨越了整个天地之间。这里的“碧草和天远”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超脱,词人通过梦境实现了与大自然的亲近,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第八句:“闻道洞庭波又浅。”
听说洞庭湖的水已经变得又浅又浅。这里的洞庭湖象征着一个广阔的水域,代表了词人的心境和情感。湖水变浅意味着词人的心境也变得淡泊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激情和热情。这里的“波又浅”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因为湖水变浅意味着词人的心境也在逐渐淡化。
第九句:“空江谁管芙蓉怨。”
空旷的江面上没有人来关心那些荷花的怨恨之声。这里的江面象征着词人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江面上没有行人也没有船只,只有寂寞和冷清。这里的“谁管”表达了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词人的情感和遭遇无人来理解和支持。这里的“芙蓉怨”表达了一种悲凉和无奈,因为荷花的怨恨声只能被风吹到空旷的江面上,无法传达给任何人。
这首词通过描绘梧桐树叶子的飘落和梦境的中断,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无奈。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词人揭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