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用东坡韵

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金山用东坡韵》是一首由宋代文人陈遹声创作的诗作。此诗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江南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作者身份:陈遹声是北宋时期的文人,他以擅长诗词著称,尤其在宋词领域有很高的成就。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宋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繁荣。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游金山用东坡韵》在艺术上表现出了较高的造诣,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文化传承: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此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主题内涵
  • 友情颂扬: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
  • 人生感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借古讽今,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中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 用典巧妙: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典故,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也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1. 社会影响
  • 传播广泛:这首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不仅被广为传颂,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 文化认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此诗在当代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价值。

《游金山用东坡韵》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