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苏轼,四川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注释:
- 东坡: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字子瞻。
- 蜀人:指作者自己,因为作者在蜀地(四川)出生并成长。
- 西蜀:四川地区。
- 东海:指作者的故乡江苏。
- 山门玉带:古代寺庙门前悬挂的红色丝带,象征着寺庙的庄严和尊贵。
- 滟滪:指的是四川的滟滪滩,一处险恶的河流。
- 危陀:形容危险的境地。
- 晚舣楫:傍晚时停船靠岸。
- 树脚山头衔落日:形容山峦起伏,树木苍翠,夕阳西下的景象。
- 云鳞碧:形容云彩像鱼鳞一样排列,颜色为碧绿。
- 长鲸返掉霞尾赤:形容大鱼从水面上飞驰而过,尾巴留下一道红色的尾迹。
- 系缆登山:用绳索拴住船绳,爬上山去。
- 无月丛林黑:夜晚没有月亮,四周一片黑暗。
- 佛镫:佛教徒使用的灯具。
- 瓶拂挂壁:形容寺庙内的物品摆放有序,井然有序。
- 对榻:面对面坐着交谈。
- 吴秀而蜀顽:比喻两地山水不同,各有特色。
- 夜半:深夜时分。
- 舌干:舌头干了。
- 中冷水:茶水已经冷却。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金山寺时写下的。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上,是一处著名的古刹。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和寺庙内的宁静氛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江苏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意象,如滟滪滩、晚霞、长鲸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金山寺的美丽风光。此外,诗歌还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突出了自己与故土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