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籁寂思虑,直庐饶清秘。
玉漏响沈沈,声递宫花外。
谁家宴西园,夜半发歌吹。
怅触羁旅情,竟夕不成寐。
秋月照关山,千里共明媚。
遥忆故园人,娟娟坐相待。
诗句解释
1 旷籁寂思虑,:空旷的声景中我沉思。
- 直庐饶清秘,:直庐(官邸)里充满清幽。
- 玉漏响沈沈,:时间仿佛静止,玉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从下到上逐渐减少)的声音缓缓滴落。
- 声递宫花外,:声音传遍了宫殿外的花朵。
- 谁家宴西园,夜半发歌吹,:谁家的宴会发生在西园,深夜时开始演奏音乐。
- 怅触羁旅情,竟夕不成寐,:因思念而感到惆怅,以至于整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秋月照关山,千里共明媚,:秋天的月光照耀着关山,远方的人与我共享这美景。
- 遥忆故园人,娟娟坐相待,:在远方回忆故乡的人们,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我。
译文
在宽阔的寂静中我思考,直庐充满了清幽的氛围。
玉漏的声音缓缓流淌,声音传遍了宫殿外的花朵。
是谁家的宴会发生在西园,深夜里开始演奏乐音?
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意,一整晚都无法安眠。
秋月照亮着关山,千里之内都沐浴在明媚的光辉之下。
远方的亲人在思念着我,静静地坐着等待着我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中秋之夜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景象和心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诗的开头“旷籁寂思虑,直庐饶清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沉思的情景,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玉漏响沈沈,声递宫花外”描绘了时间缓慢流逝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节日的宁静与祥和。
诗中提到的“谁家宴西园,夜半发歌吹”展现了节日夜晚的欢聚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然而,“怅触羁旅情,竟夕不成寐”透露出诗人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和不安,整晚都未能入睡。
最后两句“秋月照关山,千里共明媚”将视野扩大到了整个国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家乡的热爱。“遥忆故园人,娟娟坐相待”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他们静待归人的期盼。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中秋节的夜晚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也传达了对家庭和朋友的深切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