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禁得几沧桑?
梦里朱颜尚玉堂。
临发剪灯深语夜,微君善记我几忘。
访伯平吴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伯平吴门》是清代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一首古风诗作。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
- 作者简介
- 陈宝琛,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诗词见长,尤以五言诗闻名,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激化。
- 个人经历:陈宝琛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和个人的挫折,这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 诗歌原文
陈宝琛的《访伯平吴门》共有五首,每首都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下面是部分诗句的原文及翻译:
- 其一:“人生禁得几沧桑?梦里朱颜尚玉堂。临发剪灯深语夜,微君善记我几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其二:“只无馀暇与论书,篆隶寻源愧不如。一艺可怜关世运,未应结习便能除。”反映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无奈。
- 其四:“小住岂无三宿恋,见怀容有再来缘。河清梦想身亲见,犹喜心情似盛年。”描绘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
- 其五:“卅年寥落几同年,相见都应雪满颠。还是沅湘耆旧盛,兴来拟趁洞庭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共同回忆往昔的情景。
-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访伯平吴门》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其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朱颜”象征青春和美好,“篆隶”象征书法艺术等。
- 思想内涵: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陈宝琛的《访伯平吴门》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情的人生寓言。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