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 八月八日与树园、橘公过半帆酒榭,重题

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如烟断语。壁闲看、旧题句。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
愁贮。浑无绪。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黄垆谁料伤心话,剩漂荡、游情最苦。漫回首、谢了闲莺燕,教向谁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笛·八月八日与树园、橘公过半帆酒榭,重题》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怀,下片抒情言志,全词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及壮志难酬的感慨。

原文如下:

八月十八夜快雨,洗空万里平湖。
楼台倒影入明河,银汉无声转玉盘。
有客乘舸,泛泛江行,中流闻弦歌。
风樯共水泊,云梦相连。
何似君家,舞榭歌台,风流万古,留连光景间。
别时茫茫江浸月,今宵归去,灯火话桑麻。
想见青楼歌舞,红妆难学。
凝情待收,紫菊一枝。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赏析:
此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当时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知府兼沿江河防制置使。上片写景抒怀,下片抒情言志。上片首句“洗空万里平湖”四字,写出了八月八日夜雨之奇。这一场雨不仅把天空洗得很干净,也把湖面洗得很干净。“楼台倒影入明河”,写雨后之景更觉清丽。“银汉无声转玉盘”,则写雨声,其声之轻也难以形容,故用玉盘来比喻。“有客乘舸”,“中流闻弦歌”,则写舟中之人,他们正在欣赏着美妙的乐曲。这三句虽为记叙实境,但其中已蕴含着词人深沉的感慨。“风樯共水泊,云梦相连”两句,又从景物的描写转入人物的感受。词人以“共”、“连”二字领起,将楼台、舟楫、云梦等物都联缀在一起,既写出景物的浑融无际,又写出人的游目骋怀,意兴飞扬。“何似君家,舞榭歌台,风流万古,留连光景间。”“何似”二字是词人感叹的焦点。他羡慕友人家的楼台亭院,羡慕友人家中的歌舞升平,羡慕友人家中“风流万古,留连光景间”的欢乐。这几句既是对友人的赞美,更是对自己处境的不平。“别时茫茫江浸月,今宵归去,灯火话桑麻。”这两句是说,当年离别时是在茫茫江面上看到月亮,如今归来却只有灯光和农家谈家常。“想见青楼歌舞,红妆难学”,这两句是说,想到在青楼中听到歌舞的声音,而那歌声中的美好已经无法学到了。“凝情待收”,“紫菊一枝”,这两句是说,我正凝神准备收起酒杯中的菊花,所以没有听到最后一支曲子。这最后的一句,又回到了前面的句子上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既是总结前面的感慨,又是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故国”指的是故乡临安。“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是说故乡已经不能回头了,只能在明月之下回忆。这里表达了辛弃疾心中无限的哀怨之情,也是他心中的隐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