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如烟断语。壁闲看、旧题句。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
愁贮。浑无绪。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黄垆谁料伤心话,剩漂荡、游情最苦。漫回首、谢了闲莺燕,教向谁去。
【注释】
月下笛: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此词上片写赏月,下片述别。凤箫:指笛子,箫是吹奏乐器的一种。黄垆:指墓穴。
【译文】
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如烟断语。壁闲看、旧题句。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
愁贮。浑无绪。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黄垆谁料伤心话,剩漂荡、游情最苦。漫回首、谢了闲莺燕,教向谁去。
【赏析】
此词作于中秋之夜,词人独上赏月之楼,与友人对饮,抒发了离愁别恨之情。全词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语言清丽。
起首“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开篇点题,交代了自己赏月的地点和时间。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对明月的喜爱,也透露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词人转而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如烟断语。壁闲看、旧题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内心的愁绪比作飘渺的烟雾,将旧时的诗句留在壁上,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词人转向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庭院中花木稀疏的描绘,来反衬自己与友人在一起时的欢乐气氛;同时通过提到“尊前俊侣”,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才华横溢、才华出众的赞赏之情。
词人转向对自身情感的描述:“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因思念而流泪的痛苦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提到“筝床尘暗”,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之情。
词人再次回到现实:“愁贮。浑无绪。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身愁绪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同时通过提到“暮凉重诉”,表达了自己对夜晚寒冷的感慨。
词人以景收尾:“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阑干自碧”形容栏杆上的绿植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彩鸳飞过前浦”则暗示着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彩鸳一样飞过前浦,无法捕捉。整首词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语言清丽,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