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后,应只有重阳。佳节最宜觞。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
漫种个、树儿闲亦老。更化个、蝶儿眠亦好。翻旧帽,换新霜。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笑匆匆,萸菊事,直须忙。

【注释】

重九:指重阳节。

觞(shāng):酒杯。

风雨:这里指秋天的风雨,喻指世事变幻。

秋心:即“秋思”,指对时事、人生的感受和忧思

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语出《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穿着青布长袍,头戴白帽,在菊丛中饮酒吟诗,自得其乐;杜甫《秋兴八首》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此处以杜比陶,意谓如今富贵人家酒肉满堂,而贫苦百姓却饥寒交迫,无人能安慰他们。

【赏析】

这首词写重阳节日,表达了作者在风雨凄清的秋季,对于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词抒发的是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起三句写节日气氛和应景之事:“寒食后,应只有重阳。佳节最宜觞。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寒食过后,人们一般都要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饮宴赋诗,以度佳节。但此时节,国破家亡,山河破碎,诗人身陷异乡,自然无法像常人那样赏菊赋诗,只能任凭风雨飘摇,愁肠百结。“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这三句是对以上几句的小结和升华,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漫种个、树儿闲亦老,更化个、蝶儿眠亦好。翻旧帽,换新霜。”这两句是说:我闲坐无聊,就种上一些树木,让它们慢慢衰老;我又变成一只蝴蝶,在寒风中飞舞。这是作者的自嘲与自我解脱。他借自己“闲亦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又借自己“眠亦好”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自我激励与鼓舞:“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穿着白色的衣裳,就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自得其乐;但我又没有陶渊明那样的经济条件,所以只能在金衣里度过自己的晚年。这两句既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又是对现实的抗争和反思。

这首词通过描写重阳节日的气氛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同时,它也通过对陶渊明和杜甫的引用和比较,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