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护髯松不计年,杏花交荫五云边。
道行也觉桴浮海,时急惟资楫济川。
鲁蜀浙闽碑众口,兵刑钱谷担双肩。
年当致士民忧甚,乞勿遄归栗里田。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是清代诗人陈维英的作品。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解析:
- 作者生平:
- 陈维英,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创作风格独特且深受后世赞誉。
诗词原文:
天护髯松不计年,
杏花交荫五云边。
道行也觉桴浮海,
时急惟资楫济川。诗词鉴赏:
- 天护髯松不计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和感慨。其中,“天护”象征着自然的守护与恩赐,而“髯松”则是指长寿、坚韧不拔的象征。整个诗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之美的情感。
- 杏花交荫五云边:这句诗通过对杏花与五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其中,“交荫”意味着彼此依偎、共同成长,而“五云”则常常象征着高贵、神圣的气息。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 道行也觉桴浮海,时急惟资楫济川: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其中,“道行”代表着人生道路或信仰追求,而“桴浮海”则形象地比喻了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和奋斗。“时急惟资楫济川”则表达了在危机时刻,需要依靠智慧和力量来克服困难。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不仅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而且也是研究清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