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和胡修来

三年音信隔关河。鱼也传讹。鸟也传讹。春残一棹远相过。江上风波。湖上烟波。
可叹天涯鬓总皤。尔奈愁何。我奈愁何。绝无他物可消磨。诗是君多。酒是臣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 · 和胡修来》是清代陆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格律、深沉内敛的情感、以及对人生愁绪的深刻描绘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生平:陆震,字仲子,号种园,是清江苏兴化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背景虽然并不富裕,但酷爱书法,擅长行草。陆震家贫,常常以酒换笔来练习书法。《一剪梅·和胡修来》的创作,也反映出他当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2. 诗歌原文
    三年音信隔关河,鱼也传讹,鸟也传讹。
    春残一棹远相过,江上风波,湖上烟波。
    可叹天涯鬓总皤,尔奈愁何?我奈愁何!
    绝无他物可消磨,诗是君多,酒是臣多。

  3. 主题分析:整首诗表达了陆震对远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诗是君多,酒是臣多”一句,不仅表明了陆震的生活状态与心态,更体现了他对于物质追求之外的精神寄托的追求。

  4. 情感表达: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江上风波”、“湖上烟波”等,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异地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陆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环境的深切留恋。这种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极强的共鸣效果。

  5. 艺术成就:《一剪梅·和胡修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陆震通过这首七言律诗,不仅传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还展现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一剪梅·和胡修来》不仅是陆震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它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