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初度日作

少日飞腾愿颇赊。富也无加。贵也无加。鬓毛转眼不成鸦。霜点些些。雪点些些。
事无一可向人夸。名也输他。利也输他。只馀清福让贫家。窗外梅花。窗里兰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初度日作》是清代诗人陆震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表达,通过对富贵和清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创作信息:陆震,字仲子,号种园,江苏兴化人。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却富有韵味。此首《一剪梅·初度日作》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和体认。
  2. 艺术特色: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采用典型的比兴手法,通过梅花和兰花的象征意义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和志向。其次,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最后,这首词还体现了作者深刻的生活哲学,即在繁华落尽后,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福。
  3. 文化背景:陆震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陆震的诗歌创作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4. 思想内涵:《一剪梅·初度日作》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但实际上,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富贵与清福的对比,陆震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即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5. 历史评价:陆震的这首《一剪梅》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是陆震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6. 现代影响:尽管时间已经过去数百年,但陆震的这首《一剪梅》依然被广泛传颂。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同时,这首词也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成为了当代人追求简朴生活、注重精神境界的象征。

陆震的《一剪梅·初度日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文化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