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二首

草缀红心,枝垂翠影。几番寄到春归信。荼蘼一院尚开迟,夕阳已在花阑顶。
乳燕心猜,流莺舌佞。沐兰芳约浑难定。阿谁卷上水精帘,风尖不管佳人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候馆梅残》、《踏莎行·祖席离歌》和《踏莎行·二社良辰》是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分别是晏殊、陈尧佐和秦观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文学魅力。以下是具体介绍:

  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此词作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笔下,是一首描绘早春南方游子的离愁别绪之作。上阕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写行人的思念与漂泊无际;下阕则通过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展示了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无奈。
  2. 《踏莎行·祖席离歌》- 晏殊:此词作于宋代词人晏殊之手,是一首咏别离之情的作品。上片描写饯行的场面,分别从送别者和行者两方面来表达离情;下片则单从行者的角度写对送别的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词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晏殊词风中婉约的一面。
  3.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陈尧佐:此词创作于北宋词人陈尧佐,是一首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而作。上片描绘明媚的大好春光,表现了词人舒畅怡然的心情;下片则语意更进一步,词人经燕自喻,以卷帘之恩喻“荐举之德”,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这组词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情感世界。通过对这些词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