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柴桥老尼歌

肩舆偶憩柴桥旁,茅庵老尼面槁黄。头垂齿豁手摇杖,延客举止殊安详。
问渠合是良家子,塞默久之纷涕泗。君不尼询尼不言,知君欲识沧桑事。
尼生神宗最末年,阿舅总戎威北边。夫婿翩翩美冠玉,雄才逸藻挥云烟。
犹记于归百两时,烛花溢路照旌旗。甲第连衢田越境,家僮三百供指颐。
尔时邑号繁华窟,桥下千艘联万筏。翠幰金鞍涨昼尘,娇丝脆竹嘈宵月。
一朝旬始莽纵横,治世王与紫薇星。衔枚夜半登陴再,火光烛天血刃腥。
吁嗟乎狂贼凶残越千古,君若闻之泪如雨。老瘠鲜烹解甲羹,小儿脔贮登鞍脯。
可怜尼臂断霜锋,匍匐深藏白骨丛。偶然不死彼苍酷,家破夫亡一梦中。
迄今八十人谁识,寒无结鹑饥无食。菀枯不敢忆从前,卅年老泪对君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山柴桥老尼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是一首具有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的古诗。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下面是对’罗山柴桥老尼歌’的具体介绍:

一、诗歌内容

  • 自然风光描绘: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山柴桥的自然风景,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无论是青山绿水还是小桥流水,都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 人物形象塑造:诗歌通过对老尼的刻画,展现了她那慈祥、善良的性格特点。她的眼神深邃而温柔,仿佛能洞察人心,给人以深深的安慰和力量。同时,她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让人为之动容。

  • 情感表达真挚:诗歌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无论是对家乡的思念还是对老尼的敬仰之情,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诗歌形式

  • 格律严谨:’罗山柴桥老尼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每一句都遵循着严格的韵律要求,使得整首诗歌在朗读时朗朗上口,节奏鲜明。这种形式不仅便于吟咏,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厚功底。

  • 意象丰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来表现主题,如青山、流水、老尼等,这些意象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们既有形,又有声,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 语言精炼: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锤炼。诗人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既优美又耐人寻味。

    三、诗歌鉴赏价值

  • 美学价值:’罗山柴桥老尼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 思想内涵: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思想内涵不仅给人以启迪,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人性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 文化传承意义:’罗山柴桥老尼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学、诗词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民间信仰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罗山柴桥老尼歌’以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