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岑。斜阳一抹初沉。听寥天、征鸿过也,燕归盼到而今。小窗虚、风敲残叶,荒郊静、衣捣清砧。春记重三,秋怜重九,惯看疏雨弄轻阴。暗染却、闲愁几许,脉脉感幽襟。
凭消遣、琴弦筝柱,总带商音。忆婵娟、当时聚首,兰闺何限欢心。倚苓床、挑丝共绣,携砚匣、握管联吟。旧事空题,前期不再,重求鹿梦杳难寻。忍对此、数丛篱菊,花正绽黄金。花知否、年来憔悴,半为情深。
多丽 · 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丽·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是一首词,由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在秋季时对逝去的姐姐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词的全文:
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
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
词中以“秋光萧瑟”开篇,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为下文的情感铺垫。接着,“抚景增愁”,表达了词人面对秋天景色而产生的忧愁之情。这种愁绪不仅因为季节的变换,更因为失去了亲爱的姐姐。
“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词人用“填此”表示自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里,“遣兴”可以理解为排解忧愁的方式,而“悼”则是哀悼的意思。整句表达了词人在秋天这个特殊时期,通过创作诗词来寄托哀思和排解心中的悲伤。
“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这句话明确指出了词作的时间背景,即九月七日,也就是姐姐去世的日子。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创作这首词的动机和目的,那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为了纪念和哀悼逝去的姐姐而创作的。
《多丽·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作品,词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对逝去姐姐的怀念。